ワインの嘘~誰も教えてくれなかった自由な楽しみ方
作者: 宮嶋勳
新功能介紹
譯者: 彭琬婷
出版社:蘋果屋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22/11/17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50元
ISBN:9786269642786
叢書系列:品生活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
本書分類:飲食> 酒
內容簡介
★ 義大利名酒協會「最優秀外國記者獎」得主 ★
★ 因文化貢獻獲義大利總理頒授「義大利之星」勳章 ★
國際級葡萄酒達人公開自己40年「與酒同行」的品酒筆記,
教你從「本質」探索葡萄酒最真實的美味。
褪去素養的外衣,才是葡萄酒的真諦!──「葡萄酒是土地的禮物、是日常的風景。本書呈現品飲葡萄酒的輕鬆與自在,回歸最迷人的生活之味。」《酒途的告白》作者黃麗如,共感推薦!
「適飲溫度」「品飲方式」「酒莊排名」「收穫年份」……
這些似懂非懂的專有名詞,對葡萄酒有什麼影響?
作者宮嶋勳為《紅蝦評鑑Gambero Rosso》日語版負責人,
40年來往返義日從事葡萄酒相關工作、受邀至世界各地酒莊進行品飲評鑑、採訪寫作,
看遍各種高大上「品酒學」,他只想坦白說──
「沒有比『符合喜好』更好的酒,也沒有比『讓酒變好喝』更重要的規則!」
能夠帶來幸福時光的,就是最棒的葡萄酒。
喜歡冰紅酒也無妨,覺得便宜酒比高級酒更美味才是常態。
本書將帶你從專家的角度,逐一破解裝腔作勢的葡萄酒謊言,
學會從「風土」與「品種」找出自己真正喜歡的味道!
從今天起,打開葡萄酒的大門,享受自由喝酒的無盡樂趣。
本書特色
特色1. 跳脫迷思,回歸「好喝最重要」的自在葡萄酒世界。
葡萄酒和其他酒精飲料一樣,「喝起來放鬆」才是存在價值,其他看似高尚的規則,都只是裝腔作勢!紅酒要在「室溫」下開瓶,指的是還沒有暖氣的年代;收穫年份沒有好壞,只是代表不同的酒體特徵……本書將帶你從根本翻轉常見迷思,掌握「真正重要」的喝酒須知。
特色2. 探討美味元素、與葡萄酒專家一同踏上「風味探索之路」。
影響葡萄酒風味的主要因素,在於「品種」與「風土」。甜潤飽滿的夏多內,纖細輕盈的麗絲玲,濃郁莓果香的黑皮諾,產自新世界或舊世界……跟著葡萄酒家的腳步,不論紅酒、白酒、氣泡酒、粉紅酒,都能按部就班「找出喜好」,成為自己的葡萄酒行家!
特色3. 一窺產地到餐桌的「葡萄酒知識」,深入淺出的微醺文化。
在葡萄酒世界深耕40年,作者將在本書中與你分享從傳統職人酒窖到大型機器釀酒廠,從舊時代到新時代轉換,以及波爾多與勃根地的定價差異、產地限定風土條件等,用高含金量的「趣味酒知識」,邀你一同踏入充滿樂趣的葡萄酒之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宮嶋 勳
採訪記者。
1959年生於京都。東京大學經濟學系畢業。1983至1989年間任職於義大利羅馬報社。
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住在義大利,以葡萄酒與美食為主題,往返義大利與日本採訪寫作。
自2004年起,連續十年負責《Espresso.Italian Wine.Guide》的品飲,並擔任《紅蝦評鑑Gambero Rosso》採訪記者。現為《紅蝦評鑑Gambero Rosso》日語版負責人。
除了在日本葡萄酒專門雜誌發表評論外,亦擔任葡萄酒講師,同時於BS富士TV節目「義大利頂級葡萄酒遊記」負責企劃、監修及演出者。
著有《10盤菜認識義大利料理》(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義大利葡萄酒》(葡萄酒王國出版)等作品,目前在台灣出版品有《義式生活哲學》(世潮出版)。
˙2013年獲得Grandi‧Cru‧D'Italia義大利名酒協會「最優秀外國記者獎」。
˙2014年因對義大利文化的貢獻,獲義大利總理頒授「義大利之星勳章」(Commendatore dell' Ordine della Stella d'Italia)。
譯者簡介
彭琬婷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畢業。日本遊走中,現為自由寫手、兼職日文翻譯、口譯。
afeei2012@gmail.com
目錄
前言──跳脫「品酒學」框架,盡情享受喝酒的樂趣!
第1章面對葡萄酒,不需要裝模作樣
從零開始就是最好的開始
――品味葡萄酒,最忌諱裝腔作勢
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葡萄酒行家
拋開既定規則,隨心品味一次
首先,從「喝過」開始
擁有「日常葡萄酒」的幸福
――日常與特殊場合的葡萄酒
「每一口都獨一無二」的魅力
令人「驚喜」的飲品
――品味葡萄酒,先掌握大方向即可
不了解風味來源也沒關係
――欣賞葡萄酒「神祕的一面」
「風土條件」造就特別的葡萄酒
――風土特徵葡萄酒VS.品種特徵葡萄酒
符合當天心情的,就是好酒
你的毒藥,可能是我的蜜糖
葡萄酒指南與葡萄酒的本質
――葡萄酒排名值得參考嗎?
葡萄酒生產者的話,不能照單全收
別被葡萄酒的偉大傳說給唬了
――迎接有葡萄酒的日常
第2章 找出自己專屬的享酒方式
從不同面向品味葡萄酒
――享受風味的變化
――享受香氣
――環境會影響風味
――相信第一印象與直覺
――貫徹自己的品飲風格
「盲品」喝不出來是理所當然的
――會猜酒的人不代表會品酒
――擁有「葡萄酒的絕對音感」的人們
葡萄酒有最佳適飲溫度嗎?
――「紅酒要在室溫下開瓶」的原則已經過時了
――享受注入酒杯之後的口感變化
享受自己的品酒方式,別管他人怎麼說
――向美國前總統川普學習吧!
用你的風格來為餐桌「穿搭」
――猶豫不決時,就選最百搭的酒
――享受料理與酒相遇後的化學反應
――經典搭配以外的迷人組合
――拓展料理與酒的各種可能性
「任性而為」才是正確的品酒心態
――比起專業意見,你想喝什麼更重要
――搭配什麼料理也是自己決定
「餐前酒」是轉換心情的日常光景
――上班族最需要的就是餐前酒
――餐前酒是切換心情的開關
葡萄酒的最佳適飲期
――不同時期飲用的風味變化
――葡萄酒就像人,在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魅力
――頂級葡萄酒生產者眼中的適飲期
在家喝葡萄酒的推薦酒款
第3章 邂逅一瓶珍藏的私房葡萄酒
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的喜好」
――最簡單的葡萄酒選擇方式
――珍惜「彷彿被電到」的直覺反應
――培養「看葡萄酒的眼光」
丟掉知識包袱,先喝喝看再說!
具有領袖特質的葡萄酒釀造者
――釀造者、產地、品種間也要考慮契合度
感受「喜好變化」帶來的樂趣
「感覺」不會背叛你
與命定味道相遇!葡萄酒的「聯誼」理論
迫不及待想開瓶時,先選低價的葡萄酒
――為速食社會的葡萄酒默哀
有缺點的葡萄酒才有意思
――令人留戀的95%成熟度
喝遍喜歡的葡萄酒的全部年份
――勃艮第葡萄酒的「職人定價方式」
――葡萄酒的釀造方式會隨著價格設定而改變
昂貴的葡萄酒有何獨特之處?
――「猜猜哪一瓶比較貴?」毫無意義
――葡萄酒越貴越美味,僅限於某個價格區間
――不必追逐高價葡萄酒的理由
第4章 在風味另一側看見的事物
比完美葡萄酒更迷人的是?
――葡萄酒是反映出產地與釀造者的鏡子
去到產地就能理解的「風土條件」
――「假行家」心態衍生的假酒事件
――與其執著品牌,不如相信自己的味覺
風土條件的魔力
――從風土條件來欣賞葡萄酒的「個性」
――凌駕於品種之上的風土特徵信仰
――孕育自艱困風土條件的偉大葡萄酒
美國酒的逆轉勝
――葡萄酒也是「自己沒有的比較好」?
「絕對買到賺到」的葡萄酒
――風土條件就像是葡萄園的「方言」
――風土特徵明確的葡萄酒三聖地
是「天才」還是「怪人」?
――真正有本事的人會知道自己的斤兩
釀造技術的進化
――新葡萄酒的出現
――「古法釀造」值得憧憬嗎?
――無論哪種釀法,先達到基本水準再說
頂級葡萄酒都落到了誰的手上?
――無法輕易跨足的葡萄酒製造業
各國偏好的葡萄酒類型
第5章 為了享受葡萄酒,需要先知道的事
最具代表性的9大葡萄品種
――1夏多內(白酒)
――2白蘇維濃(白酒)
――3麗絲玲(白酒)
――4黑皮諾(紅酒)
――5卡本內・蘇維濃(紅酒)
――6梅洛(紅酒)
――7希哈(紅酒)
――8內比歐露(紅酒)
――9桑嬌維賽(紅酒)
――寫給初次挑選葡萄酒的你
葡萄酒世界並非只有紅酒與白酒
――白葡萄酒與紅葡萄酒
――在一餐中享受紅、白酒的方法
――粉紅酒
――橘酒
――氣泡酒
――甜葡萄酒
該選擇軟木塞蓋還是螺旋瓶蓋?
――儀式感的誘惑
只要有一個葡萄酒杯就夠了
開瓶後的葡萄酒必須盡快喝完?
――沒喝完的葡萄酒保存方法
容器會影響酒的美味度?
斟酒方式與口感的關聯性
葡萄酒的顏色與味道
橡木桶和不鏽鋼儲酒槽的差別
結語──能夠帶來幸福時光的,就是最棒的葡萄酒
索引──本書中登場的葡萄酒一覽表
收回
序
序言
跳脫「品酒學」框架,盡情享受喝酒的樂趣!
偶爾會聽到有人說「我只是喜歡喝葡萄酒而已,沒有很懂」,也有遇過因為「對葡萄酒一竅不通」而深感慚愧的人。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是個弔詭的現象。葡萄酒是酒精飲料的一種,就像喝其他酒一樣,只是想單純享受喝酒的樂趣,不具備什麼知識也沒關係吧?一般人在喝茶或啤酒時,難道會因為自己「不太懂茶」或是「對啤酒的知識一竅不通」而感到自卑嗎?
但是,為什麼在談到葡萄酒時,就出現了「有必要深入了解」或是「先具備知識才能好好享受」這樣奇妙的誤解呢。
我想很可能是因為,有一群熱愛賣弄知識的人,刻意將西歐導入的葡萄酒文化奉為崇敬又高尚的圭臬,使得一般消費者不敢親近,演變成無法自由享受葡萄酒的氛圍吧。這真是令人惋惜。
葡萄酒本來就是在生活中深深扎根的日常飲品。是一種很適合出現在每日的餐桌上,不僅襯托食物美味、妝點團聚時光,也是能讓飲用者放鬆、休息,同時儲備明天活力的庶民飲品。與啤酒、燒酒、日本酒一樣,並不是什麼特別的飲料。
然而,某些人將它當成高價寶石來炒作,強加穿鑿附會的空虛知識,讓葡萄酒逐漸成為稀有的「舶來品」,這類往它身上「貼金」的行為,如果是在距今百年前的鹿鳴館時代也就算了,放在現代來看,實在膚淺又滑稽。
葡萄酒並非東方的傳統飲品,因此在引進的過程中,品味葡萄酒的方式或多或少會因為文化差異出現誤解。這不僅限於葡萄酒,外國的音樂、美術、料理等,在文化傳遞的過程中,也一樣會發生這種情況。
而這些齟齬、誤解,也因此阻礙了我們自由享受葡萄酒的機會,實在可惜。
我在日本與義大利度過將近40年的時光,並執筆寫下葡萄酒與美食的書。由於工作需求,我曾與各式各樣的人,在各式各樣的地點喝過葡萄酒;在下班後的時光裡,我也很享受隨心選擇想喝的葡萄酒、品味的溫度、使用的酒杯、一起享用的料理,這些完完全全都是按照「當天的心情」決定。「想做什麼就去做」,品味葡萄酒最重要的原則只有這樣而已,除此之外的繁文縟節,根本是多餘的附加之物。
然而,總有一些喜歡強調「形式」的人存在。例如「這款葡萄酒要用這種酒杯喝才對」或是「這款葡萄酒的適飲溫度僅限17℃」「務必在飲用前2小時開瓶」「在品嚐前請先聞聞看它的香氣」等等,真是雞婆。
喝葡萄酒是爲了放鬆、為了享受,希望大家都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喝,不要被各種莫名其妙的規則給框限了。
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適合自己的喝法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為熱騰騰的料理很美味,就強迫怕燙的人吃高溫的料理,這單純只是在找碴而已。無論再怎麼昂貴的料理,若不合那個人的口味就毫無價值。
即使是一瓶要價新台幣3萬元的葡萄酒,也無法收服所有人的味蕾。更何況,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為「昂貴的葡萄酒就代表好喝、有品味。」就算認為一瓶600元的葡萄酒更好喝,也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同樣地,也有人覺得比起米其林3星級餐廳的高級料理,路邊的居酒屋或義式小餐館的料理更美味,不過是如此而已。
此外,葡萄酒和啤酒、日本酒、燒酒、威士忌一樣,有著屬於自己獨有的特徵。事先了解這些特徵,也許會在品飲葡萄酒時派上用場。但是,如果只是一味收集葡萄酒的相關知識,享受賣弄學問的趣味,就如同綜藝節目《小知識之泉》一般,我認為那是「見樹不見林」、反而錯失本質的行為。
對於葡萄酒,掌握必要的知識,剩下的依個人喜好享受就可以了。本書將會為各位介紹那些「必要」且「根本」的部分。
總而言之,如果總是拘泥於葡萄酒的背景知識、等級區別、品味禮儀等,便很難單純感受葡萄酒的樂趣。關於葡萄酒該怎麼喝,請自由依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就好,無視那些自以為了不起又寒酸的說教吧。葡萄酒是為了讓人生快樂,使人幸福而存在的。
您也想自由品味葡萄酒嗎?如果本書能為您效勞的話,那真是再榮幸不過了。
宮嶋 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