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kong 孙浚良 Les Suen
我想做一本关于书的书,用书的结构去写文章,但这本书可能没有文字。结构就是文本。很难详细说,因为我还没有开始做。书有自己的结构文化,1960年代兴起concrete poetry(图像诗)的思潮,把文字变成元素,诗就有了另外一种阅读方式。我想写作,但是不是一定要用文字?语言是十分危险的,我们永远在表层上沟通,既然是这样,为什么我们的沟通不可以更抽象一点。这本书也在尝试探讨沟通的可能性。现在大家做的东西越来越统一了,有点可怕。
Amsterdam Hansje van Halem
我时常到旧报摊、二手市场挖宝,从旧书里找灵感。例如用树皮当封面、圆滑设计的书角、透明薄澈的纸质、合手的书本尺寸……,过去的书籍设计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London Hawaii Design Paul McAnelly
老实说别人可能看得出我的设计风格,但我自己却说不上来。但我听过别人说喜欢我作品的原因是它柔和、细腻高雅的风格。也有客户说欣赏我设计的优美线条、精细完工及柔和合配色。我很开心听到这些正面的评价,因为我是处女座,对细节的处理非常要求完美,不管预算多少我对质量的要求都是相当高,永远要让作品看起来都非常有质感。
Paris Boris Beaudenon
我的小说阅读量很大,有时我甚至会在想案子的时候想起某位作家小说里的某个句子。在最近为一位摄影师设计的海报里,我用羊毛线牵引出来的一些线条,因为它让我想起小说家昆德拉(Kundera)在他小说里的句子:重复性的美丽忧伤。
Helsinki Syrup Helsink
我们总是设法创造新的东西。其中一个方式,是把原本从未放在一起的元素,组合起来。可以是视觉元素,也可以是两三种不同的想法,混合成完全不同的东西。任何设计,不论是视觉设计、空间设计、产品设计,对比都是关键所在,是对比,让设计因而特殊。我们运用的对比包括基本的视觉元素,例如颜色、形状,同时也包括人的对比、概念的对比、哲学理念的对比。
本次dA专题:《DESIGN 21》,邀请七位长期观察所驻城市(香港/曼谷、东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巴黎、伦敦、纽约、赫尔辛基)的设计类媒体文字工作者,以二期内容同时向读者推荐共21位产品设计师及21位平面设计师,报导介绍全球主要城市仍然活络变化的设计面貌。
将这些城市放在全球设计图谱来看,总是既保有袭自各自城市文化的特有性格,却又与全球化无法分割的交织着跨地域的色彩;所谓的设计无国界,所说的并非设计的齐一性,而是如何将带有地域性格的设计语汇,转化成没有沟通障碍的设计作品。而这也才是这些城市能挺立世界天平的一端的优势之处。
在这些城市之中,巴黎、伦敦及纽约,早已执全球设计之牛耳,领导创造潮流,不断吸引各国人才前来共襄设计的盛举;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亦素负盛名,甚至发展出独特的风格流派,视设计为其经济命脉之一,公部门近年更大量提出设计相关的推动及奖助方案,致力打造创意首都;北欧设计则在这些年几成为显学,其中芬兰赫尔辛基在发展上虽不如瑞典的国际化脚步,其实同样有令人惊艳的丰富设计资源,同时将2005年订为芬兰设计年,宣示要运用设计增加产品与企业的竞争力;至于同为亚洲城市的东京和香港,一直都力图维持和国际接轨的设计水平,「东京设计周」紧密结合设计产业与城市营销,媲美米兰、伦敦等设计展;香港则在中国开放风潮下面临上海及北京的压境,却反将劣势逐渐转变为优势,不但开辟中国内地成设计人的另一擅场,同时香港设计中心亦以成为亚洲设计中心自期;而后起之秀曼谷,在内需市场不足的现实条件下,让他们更认知到必须放眼国际市场,在政府及民间资源的大力挹注下,将泰文化的异国风设计,成功推上国际舞台。
回到台湾,执政当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立创意设计中心,企业及学界亦高呼美学经济……设计创价已然是全球潮流,《DESIGN 21》说的便是在这股潮流中,这些年轻的产品设计师及平面设计师,如何在各自的城市脉络里,爬梳走出城市的界域、登上无国界的设计舞台的故事。
《DESIGN 21》除了表示21位推荐设计师之外,兼有突显21世纪的设计之意。设计师的选取,是以年轻一辈即崭露头角且以独立工作室方式经营者为主,希望呈现的是21世纪新一代设计师及设计作品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