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10-68020361
一支琴弓不只是工藝品,而是一件藝術品,是具有生命的
该货品暂时缺货,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邮箱地址或手机号码,当我们有现货供应时,我们会发送邮件通知您!
琴弓的藝術:提琴收藏大師教你看懂琴弓的價值(全新增訂版)作者: 莊仲平, 鄭亞拿 新功能介紹出版社:華滋出版 新功能介紹出版日期:2020/02/19語言:繁體中文定價:450元
ISBN:9789869829731叢書系列:音樂館規格:平裝 / 216頁 / 16.5 x 21.5 x 1.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二版出版地:本書分類:藝術設計> 音樂> 樂器學習> 其他樂器
內容簡介 上帝的小提琴手 – 海飛茲(Jascha Heifetz) :「弓在演奏上往往比琴還重要。」 提琴音樂演奏的三要素乃:「技巧、提琴及琴弓。」 一支琴弓不只是工藝品,而是一件藝術品,是具有生命的。 全新增訂內容,再次滿足讀者的胃 ◎新增多種珍貴名弓圖鑑 ◎增修製弓流程圖片順序 ◎修正統一專有名詞 ◎更新多張製弓圖片與製弓材料圖 好的琴弓會適當地貼合在弦上,不會扼殺聲音,即使過份運弓的壓力,也會被弓桿所吸收。 琴弓被稱為「提琴的靈魂」,因為演奏家精湛美妙的運弓,使提琴得以展現各種旋律與音色變化。提琴的演奏,無論是靜態的持弓或動態的運弓,及婉轉悠揚的弓法,都與琴弓結構息息相關。 音樂家演奏時,注意力放在詮釋樂曲上,演奏家琴弓在手,心手一致,弓手一體,也幾乎遺忘了琴弓的存在,這才是演奏追求的極致。 演奏家追求名家老弓,以創造更美的演奏音色。投資者也看中其投資價值。在絢麗的誘惑下, 琴弓裝飾了金銀等珍貴材料,為精選木料與優越手工所搭配,珍貴難得的木料更顯其昂貴價值所在! 理想的弓,猶如舌頭般靈巧 琴弓和演奏家的肌肉及神經聯繫緊密,發揮淋漓。 好的琴弓,可立即反應音樂家的情緒,又能精鍊樂器所發出的音響,宛若手臂的延伸,琴弓和肌肉及神經聯繫緊密,操作起來隨心所欲。因此歷來有持弓法的改變,以因應琴弓型態及演奏技巧所需。 關於琴弓的知識涵養,遠比價格更為重要。諸如琴弓的歷史、結構功能、製造、保養及製弓師經歷等等,一一具備也才能培養慧眼。 本書介紹世界各地,包含法國、英國、德國及中國具有市場行情的製弓師,可透過書中介紹瞭解他們的製弓經歷,以及認識他們琴弓的特色與價值。 這些不可不知故事,便成就非凡「弓藝品」的永恆眼光。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 莊仲平 英國里玆大學碩士,原為資深工程師,自幼愛好古典音樂及提琴演奏,特拜師學習提琴與琴弓製造,親赴世界各地製琴城鎮探訪當代製琴名家,並將多年的理工經驗應用於提琴研究。相信提琴知識是人類文明演進和智慧的結晶,應與愛樂者共享。著有《提琴的秘密》、《提琴之愛》及《提琴工作室裡的樂章》等三本提琴書。文章散見於各報章雜誌。 鄭亞拿 德國美茵茲大學德語文學、音樂學博士班,擅長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自幼學習鋼琴與小提琴演奏,曾任音樂老師、外文雜誌總編、研究助理。熱愛美的事物,著有《京都.茶室名庭巡禮》。 目錄自序導讀
第一章/琴弓的歷史琴弓的起源特殊弓的誕生
第二章/琴弓的科學與美學琴弓的構造琴弓的物理機制弓藝與工藝
第三章/弓毛與松香弓毛松香
第四章/琴弓與弓法古代持弓法近代持弓法運弓與表現
第五章/琴弓的評鑒與選購優良琴弓的條件選好琴弓
第六章/琴弓的製造與保養造一把好弓琴弓保養更換弓毛
第七章/琴弓的故事製弓傳奇:圖特家族法國的製弓城鎮與製弓名師英國的製弓名師與希爾提琴公司德奧的製弓城鎮與製弓名師中國的製弓城鎮與製弓名師
琴弓年史表參考書目收回 序自序 很久以前,我的提琴啟蒙老師就告訴我,好的琴弓會適當地貼合在弦上,不會扼殺聲音,即使過份運弓的壓力,也會被弓桿所吸收。當時我雖無法體會琴弓精微之異,但琴弓藝術的神奇一直深烙在我腦海裡。 拜師學藝時,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眼睛好不好啊?」 這句話有兩層涵意,一是極小缺點也看得出的眼力,另一是美感的視覺。美學的眼力是一種藝術素質,我也是經過多年才領悟的奧秘,經過長時間接觸,才咀嚼出它的味道。 當我們平心靜氣虔誠地眼觀弓,弓觀心,凝神靜氣,摸撫著流線修長的弓桿,光滑的表皮幾無毛孔。弓頭是最令人不解的,每次都讓我看得入迷,雖然看似同樣造型,其實每支弓都有不同的面貌,就像每個人的面孔,都是不一樣的。若專注望著弓頭,弓頭就突然躍出了生命,可發現它的精神,我原先喜歡靈敏銳利的弓頭,後來發現簡素質樸的風格也不錯,低調平凡另有風貌。 仔細觀察琴弓的美學,發現竟是如此充滿禪意,欣賞琴弓時要用內心審視,像宗教般地虔誠。要做出一支好弓,首先要修身養性,培養精密的自我要求,及追求完美的態度。一支弓的製作融入了製弓師的精神,如職人對工藝以宗教儀式般的專注,將神韻與生命注入作品。除了眼到之外,還要具備手到的工藝技能,再加上藝術家敏銳的巧思,賦以琴弓美學上的造形風格。若能如此,一支琴弓不只是工藝品,而是一件藝術品,是具有生命的。 琴弓的知識浩瀚,市面始終沒有一本華文的琴弓專業書籍,頂多是提琴書裡的篇章。而歐美雖有外文琴弓方面的書,但大多係琴弓製作歷史與製弓師介紹,而對於琴弓結構、評鑒與保養等方面,仍然未能週全。其實我們動心買弓之前,宜先瞭解琴弓的結構、製造、保養及製弓家背景等,概念遠比議價更為重要。 琴弓的知識看似簡單,卻又困難。我曾在網上Amazon及ebay搜羅所能找到的琴弓書籍,也研讀二十幾年來《Strad》雜誌上所有的琴弓文獻。為了增進實務所需,我曾赴中國大陸拜名師陳龍根先生學習琴弓製造,也擔任過琴弓維修師,並且遠赴歐洲參訪多座樂器博物館與製弓名家。待我陸續完成《提琴的祕密》、《提琴之愛》與《提琴工作室裡的樂章》三書之後,琴弓研究的架構才逐漸成形,醞釀長達十年之久。 世上各國製琴的書多,製弓的書少;製琴的人多,製弓的人少。很幸運地,我在這些年中結識了幾位履在國際得獎的大師,並且參訪他們的製弓心得。 得過國際製弓比賽十次金獎的名家葛樹聲,認為製弓最重要的是創意與工藝,而最基本的工藝是弓尖、弧度與弓桿粗細的流暢,傳統的形象必須保持,最後才加上一點點的創意。他認為各種罕見材料的做法只是花俏,而從不採用。同樣多次獲獎的馬榮弟,則認為琴弓製造是精密度的要求,精密度需要眼力,對百分之一毫米的差距要有敏銳度,看得出其精妙之處,並認知其美醜。馬榮弟以藝術品的理念來作弓,所以喜歡尋找各式特殊材料,以製造不同風格材料的琴弓。我的製弓老師是得獎無數的陳龍根,他的眼力極佳,能看出精微之處與細膩美感,再加上持之以恒,所以做出極其精美的弓,也喜歡極簡風格之弓,不多做額外贅飾。 其實好的琴弓不僅弓桿堅致好握,而且有精練音響的效果,提琴的發音透過琴弓而美化,滿足聆賞者的聽覺。因弓桿弧度、粗細、重心平衡的因素,使演奏者運弓如魚得水,隨心所欲,無視琴弓的存在,完全浸淫在音樂表現上。這種物理性與機械原理正是我等理工背景者深感興趣的地方,也是本書所欲探討的重點。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夠提昇提琴演奏者與愛樂者的琴弓知識,有助於其演奏選購。 本書的撰寫是與留德研究音樂學的鄭亞拿老師所共同完成。此外要感謝陳龍根先生的指導、陳瑞政工作室提供所藏名弓、音樂家周春祥先生提供所藏名弓的拍攝、歐德樂器公司葉約亞先生的推介,以及高談出版社許總編的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