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隈研吾如何成为隈研吾?
隈研吾,作为当红日本1950世代(譬如妹岛和世等)的代表建筑师之一,不仅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因为其生涯演变的多端,以及同时具有著名书写者身份,允文允武内外兼修,而越发受到各方瞩目。
著作已然等身的隈研吾,早期以犀利的分析及批判力著称,例如最早的著作《十宅论》(1986年),依建筑方法将住宅分类,并一一加以解说,其中讥嘲与攻击的意味极重。在本书中这样写着:「设计住宅的建筑师其自我期待的角色,是做为舶来文化的窗口,这『和百货店的外国商人并无不同』。」被点名批判的包括当时声势正盛的石山修武、伊东丰雄等,旗帜高张与对立检视的姿态鲜明,而且隈研吾完全无视世代尊卑的直接开火,能量与威力皆惊人。
攻击各样的当代建筑现象之外,隈研吾也不忘以纵深来梳理大时代脉络。在《建筑欲望的末期》(1994年)书里,他提出「欲望」使建筑得以成立,但这个欲望正在衰败并走向末期,然后悲观作结语:「如果今后在世上,仍然继续建造出所谓建筑之类的东西,这应该只是从对建筑辛苦的自我否定中,勉强挤出来的东西吧!」
其中〈『住宅私有本位制』资本主义的崩坏〉一文,强烈抨击因人们对于想拥有自有住宅的欲望,以及20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共同形成美国支配世界的动力,并由此产生建筑式样的繁复变化。然而,在泡沫经济出现的时候,人们的欲望追不上高涨的住宅价格:「当察觉时,所残留的,只是高腾不坠的地价、大幅的减价,或者附加价值这种不值钱的名称」,因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欲望瓦解与待解残局。
甚至说「所有古典的、正当的、认真的建筑师,伴随其个性的风格,一瞬间同时被消费掉了。大众就是那样易于厌烦,而且是没有底线存在。」直接点出在商品化的建筑世界里,作为建筑师的无力感。虽说是相当悲观的说法,但也显现隈研吾综观时代的批判与透析能力。
隈研吾自称是日本战后第四代建筑师,相对于前辈「矶崎先生和黑川先生以建筑作为工业化社会的领导者,而受到社会尊敬。……相反地,我们在学生时代,最初因『石油危机』而坠落,等事务所设立后,马上因『泡沫经济崩坏』而坠落,从90年代开始,又因『箱型物批判』而坠落。在那坠落的时期,写下了《十宅论》……等建筑对社会让步的书籍,我思考着有关让步的方法,而且不得不思考。」
这样的「让步的方法」,就是与现实对话方式的试图再建立,因为欲望饱溢与顶天英雄的时代不再,所以必须更加认真看待真实的现实。隈研吾甚至认为:「在这25年之间,社会与建筑的关系,翻转了过来。这个关系,从所谓『社会之辉煌领导者』的建筑,往『社会之敌』的建筑演变而去。」也就是,他已接受建筑逐渐成为「恶之创造者」这样的事实了。
于是,隈研吾延伸这样「让步」的思考,在2004年推出了《负建筑》一书,对于阪神大地震、奥姆真理教事件、911恐怖攻击事件,如何震撼了建筑的存在本身,有着深刻的省思。也更具体把悲观与负面的批判,藉由思想价值的转移,积极地建立起正向意义,而这样正 / 负间的转变,接续在论述与建筑设计上皆有展现,是隈研吾近期广受瞩目的原因。
相对于评论的顺遂发展,隈研吾的设计生涯起步就要慢些。1991年完成了集自身方法论大成的「M2」(原本为汽车公司的商业大楼,但在10余年后被转为「殡仪馆」),不巧与泡沫经济重迭,也因其后现代风格的色彩,以致于建筑界并没有给予高度的评价,让他深感顿挫,但也因而「此后近10年里,活动地点转往了地方性的都市。不过,隈氏将这个挫折当作养分,确立了新的设计手法。」
这样的「新的设计手法」,可以拿2000年落成、已经被视为隈研吾代表作的「马头町广重美术馆」为例。这座建筑物完全取用当地的杉木为材料,风格极其细致也优美,展现一种「反霸气」、却又大器的柔弱美学可能,令人耳目一新。
隈研吾这样说明这件作品:「总之,除最终形态以外的部分,我想透过建筑提出的建议是,选择一种素材,它既可以重新提升当地的某部分产业,又可改善从事素材工作者的生活。这种事情其实是很重要的。由于和地方人士有了接触点,所以不但可以从中学习,同时还了解到,透过建筑使日本残存的、有趣的素材及产业获得重生,是有可能的。」
这件作品也具体回答隈研吾长期在思考上的困惑,也就是在面对东方 /西方、自然 / 人造、古典 / 现代、建设 / 破坏间的矛盾时,究竟应当如何应对。这样二元主体的对立,本来也是此刻时代的大问题,隈研吾的回答,可以用他思考旧建筑如何再处理时,提出以「灰色地带」来回答物质的强弱性格,直接破解外在意识型态的对立禁锢。
隈研吾说:「至于还用不到和历史学者商量的程度,可是拆毁了又觉得可惜、处于灰色地带的东西,便和房屋所有者商量。就从事设计的人来说,对于在那种灰色地带里的东西,感觉分外有魅力。因为,不论那一边都是将毁坏的。由于有可能因作法不同而引起大改变,所以下手去做,会很有趣。」
又接续说:「不想被误解的是,不是因为是旧物质所以使用它,或者因为是旧物质,所以比较好这回事,而是因为考虑到物质的强弱。针对新而强的物质,该加上多少的柔弱度呢?或者该间隔多少张贴上去呢?如果贴得满满地,就显得太强烈,若稍微隔出空隙再行张贴,就会变得柔和。」
隈研吾以批判力强劲与灵活著称,这也反映了他多样难辨的身影,尤其近期更因生涯的蓬发状态,必有分身乏术的挑战,让人不免担心「负」的核心理念,是否会因之纷扰分歧。但是基本上,隈研吾是个一直能以不断「开 / 合」作自我挑战的人,成败功过经常也皆在此,而且,他近期提出以「颗粒」、不以机能与造型来看待建筑的态度,依旧让人寄予想象。
关于「颗粒」的想法,他是这样说:「……所谓安稳,结果是一个能让颗粒自由产生相互关系的结构。在日本,把那种生物性的粒子状态称为安稳,可以说是从事物的细节来保证其互补性。传统的日本思考方法,不是非常生物性的吗?」隈研吾特别强调细部的重要,以及其对于整体的有机关连,某个程度也是在做着「由内而外」、「由小而大」的一种建筑宣示。
那么,隈研吾究竟是如何成为隈研吾的呢?他自己曾这样回答:「刚好在2000年左右吧!是在设计广重美术馆和石头美术馆时。面对这样的建造方法,我确信自己能很愉快地完成工作」。」
简单地说,在文武兼修近二十年后,因为找到了广重美术馆的「建造方法」,隈研吾终于成为隈研吾了。
阮庆岳.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系系主任
前 言
本书是汇集了历来刊登在建筑专业杂志《Nikkei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NA)上,有关隈研吾的访问及对谈、主要建筑物完成报告等等的报导,并加入新写的作品,按主题的不同,重新编辑而成的。它也是继伊东丰雄先生之后,『NA建筑家系列』的第二册。
在这个系列中,选上隈氏的重要理由是,因为他受到人们高度的注意。虽然这有可能被认为是「什么!是为了销售而找来的人选?」但希望人们注意的是,在本质上,世人对隈氏的兴趣,有别于其他的建筑师。
首先,对隈氏有兴趣的人,不仅止于建筑界人士。人们知道「隈研吾」这个名字,基于《十宅论》(1986年)、《再见,后现代主义》(1989年)等评论集。因为这些书籍不但造成社会性的话题,而且隈氏也建构起和一般媒体沟通的管道,此后更积极接受访问,同时还撰写专栏。这样的行动,与有如丹下健三先生一般的「昭和巨匠」和社会的关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就算环顾目前的建筑界,隈氏也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少见的建筑师,因为他拥有能够和一般人沟通的言语和管道。
另一方面,在建筑业界,特别是40岁以上、与建筑有关的人,他们关注隈氏的眼光,也和别人不同。虽然这个说法可能不太恰当,但或许可以说,那种眼光驱赶了一个建筑师的「再生」。
身为「后现代主义旗手」,同时很早便受到建筑界注意的隈氏,在1991年完成了集自身方法论大成的「M2」。不巧这个时期与泡沫经济重迭,以致于建筑业并没有给予高度的评价。在东京的工作量锐减,此后近10年里,活动的地点转往了地方性的都市。
不过,隈氏将这个挫折当作养分,确立了新的设计手法。透过「融入自然的造型」、「发挥素材新的一面」之手法,再度引起建筑界的注意。此后的活跃状况,在此就不赘述了。许多建筑关系者,不就是将隈氏这样的雪耻和自己的未来重迭在一起看吗?建筑师凭着自己的意志,能改变到什么程度呢?而设计的幅度又能扩大到什么地步呢?
本书以意识到隈氏这种「引起注意的方法」为结构。第一章,汇集有关到「M2」为止的批评活动和方法论;二至五章,则将「M2」之后的主要规划案,按设计的方法分类。在第六章里,收集有关设计的程序和设计组织的报导。此外,在三篇的特别对谈(137页)中,展现出能传达给一般人的、「对谈之名手」的另一面。
完成之后一看,本书在内容上比第一册的《伊东丰雄》更多样化。不过,多样化正是隈氏的魅力和原动力吧。请好好享受光凭建筑作品所无法了解的隈研吾世界。
Nikkei Architecture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