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10-68020361
945~迄今,戰後日本設計全紀錄,百位設計界巨匠 X 700+大師作品深澤直人、原研哉、龜倉雄策
该货品暂时缺货,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邮箱地址或手机号码,当我们有现货供应时,我们会发送邮件通知您!
日本當代設計
JAPANESE DESIGN SINCE 1945
作者: 娜歐蜜・波洛克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Naomi Pollock
譯者: 方玥雯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期:2020/10/2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400元
ISBN:9789864086078
叢書系列:Maestro+
規格:精裝 / 448頁 / 29 x 23.8 x 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出版地:台灣
適讀年齡:0歲~99歲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 設計> 設計概論
內容簡介
1945~迄今,戰後日本設計全紀錄
百位設計界巨匠 X 700+大師作品
深澤直人、原研哉、龜倉雄策、劍持勇、喜多俊之、三宅一生、無印良品、佐藤卓、柳宗理、吉岡德仁、鑽頭設計、佐藤大、豊口克平、內田繁、渡邊力、安積伸、木村硝子店、小松誠、森正洋、緒方慎一郎、榮木正敏、增田尚紀、秋岡芳夫、GK設計集團、岩崎一郎、近藤昭作、松下電器、柴田文江、Sony、寺尾玄、Yamaha、福田繁雄、五十嵐威暢、松永真、永井一正、仲條正義、佐藤可士和、野老朝雄、橫尾忠則、粟辻博、皆川明、皆川魔鬼子、脇阪克二、柚木沙彌郎、安積朋子、居山浩二、川崎和男、小泉誠、黑川雅之、宮伸穗、村田智明……
在日本,好設計隨處可見。它可能就在街邊或大樓裡,在辦公桌上或在超市的架上,它也可以是精品店陳列的商品。然而,最常看到好設計的地方,是在家裡。從櫃子裡流線型的吸塵器到流理台上優雅的茶杯,生活在日本的人無時無刻都能接觸到精心設計過的日常用品。日本製的商品簡約但很有品味,機能性高又兼具美觀,雖是機器製造卻做工精細,因此能得到全世界的靑睞。
對於日本人來說,設計的概念不僅限於功能性或實質性,它與古老的文化和儀式緊密相連。即使是透過大量生產或運用電腦程式而產出的商品,也帶著職人自豪的專業,精心打造的作品,這是一種稱為「造物」(monozukuri)的概念。
在戰後時期,隨著大規模生產的普及,日本與西方之間開始了有趣的跨文化交流。近年來,新一代的設計師將日本的創造力帶入了全新的領域,重新詮釋了設計的意義。而這本全方位、內容浩繁的典籍,就像一棟夾在封面與封底之間的設計博物館,將展現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迄今,國寶級設計師與設計品牌的發展與作品。
從家具、食器、織品、平面設計、包裝、電器及居家生活用品,展示了80多位設計師與品牌,超過千件以上的經典作品,是設計人必不可少的設計教材與經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娜歐蜜・波洛克Naomi Pollock
美籍建築師,長於撰寫日本設計與建築等相關題材。作品曾出現在國內外許多出版品中,包括《A+U》、《Dwell》、《Kinfolk》、《Wallpaper*》以及《Architectural Record》(擔任國際特派員)。除此之外,並著有幾本專書包含《日本現代屋宅》(Modern Japanese House)、《日本製:100項新商品》(Made in Japan: 100 New Products)、《狹小住宅:日本房屋》(Jutaku: Japanese Houses)與《藤本壯介》(Sou Fujimoto)。2018年獲選進入「美國建築師協會」(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的「院士團」(College of Fellows)。
譯者簡介
方玥雯
政大英文系,政大外交所畢。來自台南,從小在各式小吃美食的薰陶下,成為Foodie一個。愛吃愛煮,喜歡研究各國食譜與飲食文化,相信「好吃的食物」最貼近日常,能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溫暖。譯有《異國料理全攻略》、《肉品料理終極大全》、《香料聖經》。
目錄
序文 金井政明 著
本書簡介:日本工藝設計
◆設計界的巨擘
新井淳一 Junichi Arai
深澤直人 Naoto Fukasawa
原研哉 Kenya Hara
龜倉雄策 Yusaku Kamekura
劍持勇 Isamu Kenmochi
喜多俊之 Toshiyuki Kita
倉俁史朗 Shiro Kuramata
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無印良品 MUJI
佐藤卓 Taku Satoh
田中一光 Ikko Tanaka
柳宗理 Sori Yanagi
吉岡德仁 Tokujin Yoshioka
專文 從覺醒到現代主義:1945年前的日本設計/森仁史 著
◆設計師與日常逸品
家具/桌椅
蘆澤啓治 Keiji Ashizawa
鑽頭設計 DRILL DESIGN
五十嵐久枝 Hisae Igarashi
井上元美 Motomi Kawakami
日常逸品--蝴蝶凳
小林幹也 Mikiya Kobayashi
新居猛 Takeshi Nii
佐藤大 Oki Sato
日常逸品--低座椅
豊口克平 Katsuhei Toyoguchi
內田繁 Shigeru Uchida
日常逸品--眨眼椅
渡邊力 Riki Watanabe
專文 日本的空間及椅子設計/娜歐蜜 . 波洛克 著
食器/飲食
安積伸 Shin Azumi
木村硝子店 Kimura Glass
日常逸品--波卡點茶壺
小松誠 Makoto Komatsu
日常逸品--具良治 Global 刀具
森正洋 Masahiro Mori
緒方慎一郎 Shinichiro Ogata
大治將典 Masanori Oji
榮木正敏 Masatoshi Sakaegi
吉田守孝 Moritaka Yoshita
日常逸品--HS可堆疊平底杯
芳武茂介 | 增田尚紀 Mosuke Yoshitake | Hisanori Masuda
專文 北歐設計與重生的日本設計/島崎信 著
電器用品/開與關
秋岡芳夫 Yoshio Akioka
GK 設計集團 GK Design Group
日常逸品-- 「光之雕塑」Akari 燈具
岩崎一郎 Ichiro Iwasaki
近藤昭作 Shosaku Kondo
日常逸品--《Midget》三輪輕型貨車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日常逸品-- 新幹線「子彈列車」
柴田文江 Fumie Shibata
索尼 Sony
日常逸品--愛寶AI機器狗
寺尾玄 Gen Terao
山葉株式會社 Yamaha Corporation
專文 二戰後的日本汽車設計/濱田真司 著
平面設計/宣傳與包裝
粟辻美早&粟辻麻喜 Misa Awatsuji & MakiAwatsuji
日常逸品--新光三越百貨購物袋
福田繁雄 Shigeo Fukuda
五十嵐威暢 Takenobu Igarashi
日常逸品--龜甲萬醬油瓶
伊藤憲治 Kenji Itoh
日常逸品--東京地鐵禮儀海報
松永真 Shin Matsunaga
永井一正 Kazumasa Nagai
仲條正義 Masayoshi Nakajo
大智浩 Hiroshi Ohchi
佐藤可士和 Kashiwa Sato
日常逸品--御飯糰包裝
野老朝雄 Asao Tokolo
橫尾忠則 Tadanori Yokoo
布/經緯交錯
粟辻博 Hiroshi Awatsuji
日常逸品--手巾
皆川明 Akira Minagawa
皆川魔鬼子 Makiko Minagawa
三田修武 Osamu Mita
日常逸品--三宅褶皺
宮本英治 Eiji Miyamoto
須川玲子 Reiko Sudo
日常逸品--發熱衣
鈴木勝 Masaru Suzuki
脇阪克二 Katsuhiji Wakisaka
日常逸品--今治毛巾
柚木沙彌郎 Samiro Yunoki
專文 十三公尺布/瑪蒂達 . 麥奎德 著
雜貨/生活與休閒
安積朋子 Tomoko Azumi
日常逸品--空氣之器
藤城成貴 Shigeki Fujishiro
橋田規子 Noriko Hashida
居山浩二 Koji Iyama
日常逸品--塑膠雨傘
川崎和男 Kazuo Kawasaki
小林良一 Ryoichi Kobayashi
小泉誠 Makoto Koizumi
日常逸品--免治馬桶
黑川雅之 Masayuki Kurokawa
宮伸穗 Nobuho Miya
村田智明 Chiaki Murata
設計師(姓氏由A-Z)
註解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致謝辭
圖片來源
索引
收回
序
序文
金井政明/無印良品社長
一提到日本的文化底蘊和設計,腦海中就會浮現日本人頌揚脆弱、渺小和無常的感性一面,類似的故事題材在歌舞伎和電影裡時常出現。然而,茶道、花道、劍道、柔道,還有其他的傳統「道」,都需要精通專門的技術與精神上的自律才能步上成功之路。即使是最簡單的日式工具和器物,如壽司師傅的刀具或我們每天使用的筷子,都是經過不斷地試用、修正,才精心設計出來的—全部都具有非凡的高機能性。
在基本文化層面上,日本並未像全球經濟趨勢一樣,朝向金融資本主義和數位化發展。日本人的基本信念與美德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透過互助實踐平等,以及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等。在日本戰後的設計中可清楚看到此一精神的傳承,1945年日本自戰後廢墟中崛起,隔年就發表了電子鍋設計,並在1947年為大眾帶來了小型汽車。雖然早期的設計一開始可能走偏了,一味地仿效美式的便利生活模式,但很快地,日本通商產業省(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就意識到推廣設計品外銷的必要性,因此在1957年建立「優良設計獎」(後簡稱G-mark)產品評選制度。1964年東京奧運和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讓日本舉國歡騰地走向「經濟快速成長的時代」,也進一步強化日本卓越的「造物」(monozukuri)工藝與設計實力。「日本製」的商標出現在精密的車輛、相機、電器和各式各樣設計精巧的產品上,深受全球信賴與愛戴。然而,兩次石油危機和干預外匯市場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損害了日本的經濟與生活水準。
在這樣的低迷氣氛中,當大多數的日本設計還是透過美國化的行銷策略來營造銷售形象時,「無印良品」在1980年誕生了。就像「與消費主義對立」一樣,無印良品打著「尋找那些想要追求人生最美好事物的人」的旗幟。基於對人類理想境界的深遠考量,我們向消費者推廣理性評估、「夠用就好」(what is enough)的概念。我們透過統一的設計基調,構思產品、商店和想傳達的信息,開拓了自己的市場,再把理念擴展到全球。在這樣的精神信條下,設計不再只是添加價值的方式,也代表了創造本身的價值與功能,就像一間包含所有商業活動的綜合性企業一樣。
為因應日趨複雜的全球化時代,以及受人口衰退與其他社會議題影響的日本生活,在此,我們希望日本設計能夠以我們的基本文化原則為基礎,幫助世界走向新的演化過程。這本書會帶來很大助益,讓更多人能夠欣賞日本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