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10-68020361
影山裕樹經採訪、蒐整,精選超過十五則日本地方刊物的案例成書,以地方刊物之「發現在地的魅力」、「嘗試發行型態的新實驗」與「促進外地人
该货品暂时缺货,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邮箱地址或手机号码,当我们有现货供应时,我们会发送邮件通知您!
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 ローカルメディアのつくりかた:人と地域をつなぐ編集・デザイン・流通 作者: 影山裕樹 新功能介紹 譯者: 林詠純 出版社:行人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8/07/2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40元
ISBN:9789869622356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一份地方刊物,總是從如此微小的單純心願出發──「為了讓老人家也可以有讀報樂趣」「為了幫機構募款」「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我看見的文化多美」「為了生活在此的大家都愛這片土地」……但,一份「地方刊物」除了傳達在地的大小事訊息之外,還能做什麼?
影山裕樹經採訪、蒐整,精選超過十五則日本地方刊物的案例成書,以地方刊物之「發現在地的魅力」、「嘗試發行型態的新實驗」與「促進外地人與當地人的交流」三大特色,詳細介紹每一個案例的發源背景、尋找企劃題材的方法、適合在地的傳遞派送管道、刊物如何讓一地面貌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影響等等,讓讀者得以在紙上參與了一次地方刊物自胚胎萌生到茁壯成熟的完整過程。 透過「觀察力×溝通力」「全新形態的刊物×嶄新的傳播形式」「當地人×外地人」三章節,將不僅更加了解地方刊物的編輯如何挖掘出有趣或深度題材,也能感受到蘊含在地方刊物社會責任之中的蓬勃力量,更看到一份地方刊物的熱情與浪漫理想,如何實際牽起人與人之間的心念、甚至是復甦了地方的活力。
「地方刊物」與獨立刊物、常見的免費報或一般觀光宣傳手冊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不只是為了與自己興趣相投的人產生連結而製作的媒體,更是能夠以「地方」的各種面向來串起在地與外地、人與人的交流和生活。儘管這個時代,紙本微薄、低調得幾乎快被多數人捨棄和遺忘掉,但這些燃自渺小火光的地方刊物,仍努力地想方設法,試圖燒熱那份埋存於人心中,對日常小事、對文化、對土地的愛。 以刊物說出地方獨有的魅力跟發展健壯的契機,為地方的人找到自信和歸屬感,讓更多人興起來地方走走的念頭,或許,也將因此在地方找到最好的生活。以地方刊物,改變地方的未來、改變我們看待地方大小事的目光。
台灣各界猛翻推薦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東升 《報導者》總編輯 何榮幸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 總編輯 李取中 《正興聞》總編 高耀威 《掀海風》主編 蔡佳昇 《溫度》編輯部 《關於地方_南方澳誌》 《東台灣食通信》 《稻相報》 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吳君薇 寫寫字工作室負責人 王玉萍 透南風工作室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影山裕樹
編輯、企劃編輯。1982年出生於東京。從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部畢業後,進入雜誌《STUDIO VOICE》編輯部工作,後來跳槽到Film Art公司,經手《約瑟夫.博伊斯 甦醒的革命》《開拓自己的藝術》《橫井軍平遊戲館 RETURNS》《辦一場戶外音樂節》等許多藝術、文化書籍,之後離開公司獨立創業。2010年創辦了「OFFICE YUKI KAGEYAMA」,從事書籍企劃編輯、網站與宣傳雜誌的編輯、策展、活動企劃、總監等廣泛的活動。策畫、編輯的書籍包括《改變地方的軟實力》《打造秘密基地的方法》等等。近年來以編輯者、總監的身分,參與「Festival / Tokyo」(2012,13)「十和田奧入瀨藝術祭」「札幌國際藝術祭 2014」等各地的藝術祭與藝術計畫。著作包括《大人打造的秘密基地》,共同編著的書籍則有《決定版.遊戲之神 橫井軍平的話》《十和田、奧入瀨 水與土地之旅》等等。「NPO法人藝術公社」創辦成員/總監。
OFFICE YUKI KAGEYAMA:www.yukikageyama.com/
譯者簡介
林詠純
臺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曾在民間研究機構擔任日文研究助理,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譯有《心裡的苦,身體知道》、《洗腦》、《轉大人的辛苦》等書。
目錄 前言 創造連結的地方媒體
Part 1 觀察力×溝通力 1 《宮城銀髮交流網》(宮城縣仙台市) ――讓銀髮族找到自信、展現自我、彼此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對話場域 2 《搖咧搖咧》(福岡縣福岡市) ――認真描寫失智老人的生活面貌,所以才有趣 Know-How:花時間仔細觀察,從觀察中找出人與人交流的起點 • 無明舍出版 • 《Kalas》
Part 2 全新形態的刊物×嶄新的傳播形式 1 《東北食材通信》(岩手縣花卷市) ――「買生產者的故事送新鮮食材」的資訊雜誌,讓消費者真正走進生產現場的紙上連結 2 書與溫泉(兵庫縣豐岡市) ――邊泡溫泉邊讀「這裡才買得到的」小說,關於「地產地讀」的實踐 Know-How:尋覓到最適合當地的表現形式與派送方法 • 「十和田奧入瀨藝術祭」 • 「宿命交會之處□以秋田為例」
Part 3 當地人×外地人 1 《在雲端上》(福岡縣北九州市)――從平凡之處看見魅力 2 《La Collina》(滋賀縣近江八幡市)――透過對地方的重新認識培養對土地的依戀與自信 3 《瀨戶內生活》(香川縣高松市)――創意者的串連與支持者的聲援帶來媒體的成長 Know-How:熱情擴大中誕生 • 《離島經濟新聞》
結語 地方媒體永遠都是實驗場
收回 序 序
創造連結的地方媒體
最近在東京從事編輯工作時,經常可以看到地方刊物的蹤跡。而且實際拿起來翻閱後,就會發現很多內容都比想像中有趣。刊物與編輯的新場域,似乎逐漸從東京延伸到了「地方」。
「地方媒體」,就如名稱所示,指的是在地方發行各種資訊的傳播媒介,譬如:免費報紙、雜誌、一般報紙、電視節目……而本書主要聚焦在平面媒體的編輯。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在這個網路全盛時代,本書的內容卻只侷限在平面媒體上呢?
我認為,比起思考部落格與各種企業自媒體等網路服務的複雜收益系統,或使用社群網站的社區支援結構,可以拿在手上閱讀的刊物,不僅是大眾更熟悉的、也更能直接追求「傳播地區資訊」的可能性,不是嗎?
正因為現在是網路全盛時期,若應用自古以來的印刷品運作機制,更能在活化地方與激起公民驕傲感時,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已經確立的印刷及流通機制,或是將其重新解讀,就能有效地向內外傳達自己的訊息。而我認為平面媒體的傳播方式,至今依然蘊藏著許許多多的可能性。
個人製作的獨立雜誌或免費報紙等充滿個人表現欲的刊物,在不久之前曾掀起一股熱潮。個人製作與出版的刊物當然不是現在才開始,歷史上早有許多地區出現過個人製作出版而後又消失的的刊物,像是,樂團盛行的地區,誕生了許多兼具演出宣傳功能的手冊;學運時代的立牌或許也能算是一種;而有些小眾的個人書店,也會販賣手工製作的迷你書。
但本書介紹的「地方刊物」,與這些自我表現的工具略有不同。獨立刊物或免費報紙,是為了連結興趣相投的人而製作的刊物,本書介紹的地方刊物,則更能突顯出刊物如何在地方串起人與人連結的特點。所以本書提及的發行者來自許多地區,有些是民間團體發行刊物,有些是為了宣傳當地企業,也有地方政府為了吸引觀光客而製作的等等,這些地方刊物各有不同目的。
當然,各地都有展現強烈特色,令人拍案叫絕的個人發行的刊物,而且就這些刊物在地方發行這點來看,或許也能算是地方媒體的一種。但我認為地方刊物真正的價值,完全體現在製作過程的豐富度上,而非成品本身。
真要說起來,閱讀雜誌與書籍,是一種從製作者到接收者的單向體驗。但如果思考媒體(媒介物)的本質,就會發現其價值不會展現在「接收者單方面收下完成品」這種不對稱的關係當中,反而只有在製作者與接收者的相互溝通、以及在製作者的摸索過程中,才得以彰顯本質可貴。而這也是我與政府單位、企業、出版社等許許多多想法錯綜複雜的單位合作、共同編輯媒體與出版物的經驗中,親身體驗到的心得。
地方刊物的編輯者為了讓這個過程更豐富,在內容、設計以及與讀者的溝通等各個方面,都下了不少工夫。本書將以「發現在地的魅力」、「發行形態的實驗」與「他者與當地人之間的交流方式」這三個論點,將採訪的刊物分成「觀察力.溝通力」「書本與雜誌的新形態.派送形式」「當地人.他者」這三個章節介紹。
如果有讀者今後想在地方發行書本與雜誌,藉此參與地方資訊傳播與地方交流、或是在地方政府中負責地方振興、本身是地方企業的經營者或任職於公關部等等,由衷希望本書能為妳們帶來一點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