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10-68020361
◎ 第一次!攝影大師街拍實戰密技、心法,首度系統彙整 這些技法超實用,玩攝影值得一練的基本功,更拍出了精采的攝影史 如何等
该货品暂时缺货,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邮箱地址或手机号码,当我们有现货供应时,我们会发送邮件通知您!
作者: 大衛・吉布森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David Gibson
譯者: 譚平
出版社:原點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出版日期:2017/09/2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ISBN:9789869494281
叢書系列:Do-art
規格:平裝 / 272頁 / 19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等待、空蕩、背影、鏡射、模糊……
這20個街拍計畫,布列松、卡帕、森山大道也在練
「熱鬧」、「安靜」、「抽象」、「靜止」、「主題」,
五大主題暗藏的影像法則,
讓你的作品在社群網站中脫穎而出!
◎ 第一次!攝影大師街拍實戰密技、心法,首度系統彙整
◎ 這些技法超實用,玩攝影值得一練的基本功,更拍出了精采的攝影史
◎ 如何等、如何跟,想問卻問不到的街拍困惑,終於找到解答
◎ 倫敦TATE MODERN工作坊教師,職人級解析大師作品&經典攝影集,看完大呼過癮
◎ 5大主題,20個拍攝計劃,揭開決定性瞬間的祕密,破解好照片法則
◎ 20位全球當代頂尖新銳示範,掌握最當下的街拍風格與最新脈動
※掌握基本心法,讓你的作品在社群網站中脫穎而出!
攝影一定要拍人嗎?如何營造空蕩的美感?鏡射、倒影,如何靈活應用,比拍到真人更耐人尋味?如何等,才能等到好照片?如何跟對人,竟能跟出決定性瞬間?跟蹤五分鐘以上,不僅不實際,拍不到好照片,還會嚇到人?大師都是抓什麼時間點下手?人多好拍,還是人散才拍?藍天也有一種姿態嗎?是否值得拍攝?布列松的作品主題,其實是幾何構圖?這些看似非技巧的攝影點,其實才是拍出好照片的主因?!「熱鬧」、「安靜」、「抽象」、「靜止」、「主題」,作者歸納出的這五大主題,背後暗藏著捕捉影像的根本法則,更是攝影新手一定要練的拍攝計畫。
※百位攝影人都是從街拍開始,練出經驗與手感
梅耶若維茲說:在羅伯.法蘭克成名之前,他就已經在街上認識他了。原來,在成為攝影大師之前,每位攝影人都是從街頭開始,練出行走街巷一定要有的敏銳度。這本書,就是這些最珍貴的街頭經驗談。作者從事街頭攝影逾25年,經由爬梳街頭攝影史,歸納出這些實戰精華,秩序、等待、跟蹤、陰影、鏡射……將影像決定性瞬間的祕密,化為具體的20個經典拍攝計畫,帶領讀者完全參透影像魅力的成因。
※16位街頭攝影大師+20位世界當代攝影新銳,帶你更深入瞭解攝影風格與主題
1、布列松的作品並非總是仰賴人,真正的主題是幾何。
2、近身接觸過東京黑道的攝影師Bruce Gilden,總是用近距離突襲被攝者。
3、崛起於Flickr的莫斯科女攝影家Maria Plotnikova,因為熱衷色彩而移居南美洲。
4、日本攝影家野口伸真正的街頭動力來自《當代街頭攝影》選集,以及從這本書衍生而來的線上活動,之後更加入了最多網路粉絲的Steet Photographers街頭攝影學會。
5、主要以手機拍照的Oliver Lang,特別成立了Mobile Photo Network分享手機照片。
6、做了四十年心理醫生的Jack Simon自學攝影,目前是Burn My Eye (網路攝影新浪潮,最有野心的攝影學會)的會員之一。
藉著臉書、Instagram、flickr等媒介,街頭攝影已經成為新世代的影像顯學,跟著作者進入大師的街拍魂,一起用20個經典街拍計畫,探索好攝影吧!
【這些技法,超實用!】
◆基礎技法
Q:如何拍出「很自然、像是巧合的照片」?
A:使用「等待」技法
最好看起來像是一走進場景,就自然拍到的樣子,但畫面看起來不能太完美。
Q:如何拍出「引人想像、具渲染力的照片」?
A:使用「背影」技法
拍背影雖然容易,卻可能更吸引人,更有想像空間,因為人習慣從背影解讀別人的性格。
Q:如何找到「有趣的視角」來拍攝?
A:使用「俯拍」技法
就像是狙擊手在尋找完美的制高點,可以不受人注意地發現有趣的視角。
Q:如何拍出「黃色小鴨就在你的兩指之間」效果?
A:使用「重疊」技法
如果照片中的兩個人能夠合而為一,讓觀者困惑,這張照片就成功了。
◆入門技法
Q:如何不知不覺拍出「決定性瞬間」?
A:使用「跟蹤」技法
自然而然跟蹤一個有趣的人,他可能會走過一個完美的背景,構成一張完美的照片。
Q:如何拍出「具有藝術感的照片」?
A:使用「隔層」技法
透過玻璃或其他材質拍照,能增添一種自然的藝術層次,讓畫面又多了一層意義。
Q:如何找出「新的拍攝主題」?
A:使用「鏡射」技法
走過一棟玻璃帷幕大樓或任何反射影像的表面,你可以貼近它的外緣,看看街景的鏡射潛力。
◆進階技法
Q:如何拍出「成功的模糊照片」?
A:使用「模糊」技法
模糊不見得是失誤,但主體必須醒目,才能從模糊的影像及色彩紋路中跳出來。
Q:如何拍出「超現實的視野」?
A:使用「倒影」技法
倒影讓人迷惑,也可能帶來驚喜,能將完全不同的視野回饋給攝影者。
Q:如何創造自己的「攝影簽名」?
A:試試「陰影」技法
最傑出的攝影師總會拍攝自己的影子,幾乎就像是簽名。
(原書名:帶著心與眼,街頭攝影的必練20課:這些技法與心法,拍出了精采的攝影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衛.吉布森(David Gibson)
英國Tate modern攝影課講師,從事街頭攝影逾25年。
1957年生於英國埃塞克斯郡(Essex)伊爾福鎮(Ilford)──沒錯,與那家生產黑白底片的公司同名,這個淵源讓他興奮地認為冥冥中自有安排。吉布森的父親是一名碑銘雕刻師,對質地及字型的興趣肯定影響了他的攝影創作。
早期發表的作品都是關於老人、兒童及身障人士的題材──也是經常出現在《社區關懷》(Community Care)雜誌中的社會議題。2002年,自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前身為倫敦印刷學院)取得攝影碩士學位,主攻歷史與文化。
作品廣泛於各處刊載及展出,更被選為《當代街頭攝影》(Thames & Hudson, 2011)攝影集中的世界頂尖街頭攝影師之一。他的作品收入多個影像圖庫,並常受設計顧問公司委託,執行企業形象案的拍攝。
除了拍照,吉布森也經常在倫敦及世界其他城市帶領街頭攝影工作坊,到過的城市有貝魯特、新加坡、華沙、阿姆斯特丹、斯德哥爾摩、曼谷(與In-Public)等,並數度造訪雅典。未來計畫開辦更多工作坊。
◆網站:www.gibsonstreet.com
◆臉書:www.facebook.com/DavidGibsonStreetPhotographyWorkshops
譯者簡介
譚平
清華大學電機學士,紐約理工學院傳播藝術碩士,曾任廣告製片,現專事譯作,包括《藝術打造的財富傳奇》、《打敗P&G的美則傳奇:新創業之道,你該學用理念賺獲利,用設計贏人心》。
目錄
序
第一章 熱鬧 BUSY
Profile 艾略特.歐維特 Elliott Erwitt
Project 1 秩序 ORDER
Profile 卡紹爾.帕里克 Kaushal Parikh
Project 2 活動 EVENTS
Profile 布魯斯.吉爾登 Bruce Gilden
Project 3 連續鏡頭 SEQUENCES
Profile 麥特.史都華 Matt Stuart
Project 4 重疊 LINING UP
Profile 瑪麗亞.普羅妮可娃 Marua Plotnikova
第二章 安靜 QUIET
Profile 盧卡斯.瓦希利寇斯 Lukas Vasilikos
Project 5 等待 WAITING
Profile 布雷克.安德魯斯 Blake Andrews
Project 6 跟蹤 FOLLOWING
Profile 尼爾斯.楊森 Nils Jorgensen
Project 7 背影 BEHIND
Profile 馬克.呂布 Marc Riboud
Project 8 俯瞰 LOOKING DOWN
Profile 野口伸 Shih Noguchi
第三章 抽象 ABSTRACT
Project 9 模糊 BLURRED
Profile 格奧爾基.品卡索夫 Gueorgui Pinkhassov
Project 10 隔層 LAYERS
Profile 傑克.賽門 Jack Simon
Project 11 陰影 SHADOWS
Profile 索爾.雷特 Saul Leiter
Project 12 倒影 REFLECTIONS
Profile 川特.帕克 Trent Parke
Project 13 鏡射 DOUBLES
Profile 傑西.馬洛 Jesse Marlow
第四章 靜止 STILL
Project 14 空蕩 EMPTY
Profile 喬漢娜.紐拉絲 Johanna Neurath
Project 15 物體 OBJECTS
Profile 卡斯柏.克拉森 Caspar Claasen
Project 16 圖案 GRAPHIC
第五章 主體 SUBJECTS
Project 17 兒童 CHILDREN
Profile 大衛.所羅門斯 David Solomons
Project 18 拍攝計畫 PROJECTS
Profile 娜瑞兒.奧提歐 Narelle Autio
Projec t19 直拍/橫拍 VERTICAL/HORIZONTAL
Profile 奧利佛.朗 Oliver Lang
Project 20 道德 ETHICS
結語
名詞解釋
參考書目
索引
收回
作者序
四處亂逛,沒特定想拍什麼,乍聽之下很奇怪,但當那神奇的片刻降臨,便將成為一種最隨心而至、妙不可言的拍攝手法。
什麼是街頭攝影?
對我來說,書店攝影區最無聊的一架就是教學和技術類書籍。無論在實務或情感上,我都搞不懂這些書。我在1980年代晚期剛開始學攝影時,那些理論幾乎害我要放棄拍照。理論扼殺了我的自信,至今仍在我心中留下陰影。相較之下,我喜歡看傑出的攝影作品,尤其是街頭攝影。我一直透過看照片學攝影,也想以此作為本書的主調。沒錯,我希望只靠書中的照片,就能激起諸位好奇的讀者對街頭攝影更大的興趣。
我也要事先聲明:主觀意見恐不可免,例如我對技術的排斥。在寫書期間,我逐漸意識到,人竟然可能如此無法容忍某些事情,人的觀點竟如此容易被定型。亨利.卡提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就無法容忍某些攝影手法,對於美學,他有一套嚴謹的高標準,但他極度不信任彩色攝影。那是他的看法,但不一定對。
本書的對象可說是年輕時候的我──天真的人,開始對攝影產生終其一生的興趣,飢渴地想吸取更多知識,並走出自己的路。所謂天真是指像孩子般的好奇心,但隨著年紀漸長,你的視野總不免受到挑戰而逐漸改變。我很了解學習初期階段的執迷,但對我而言,那樣陡峭的學習曲線是再也找不回來了。但透過街頭攝影教學,我在別人身上看到了似曾相識的飢渴;他人燃燒正炙的熱情正是我的強心針。
本書透過欣賞照片來認識街頭攝影的拍攝過程。運氣教不來,對街頭攝影的熱情也教不來,但如果你心中已經有了火苗,本書或許能助你釐清,甚至加速這個過程。
我手上有一本安德列亞.費寧爾(Andreas Feininger)的《全方位攝影師》(The Complete Photographer, 1965),封面是一張動人心魄的亞洲女子照片;在紅光的點綴下,她的黑髮與背景融成一片。這本書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和獨特的字型,令我愛不釋手。該書主要在討論攝影的技術層面,並附上了許多圖例、圖表及算式。費寧爾是一位優秀的攝影師,雖然他自己並不承認:
攝影只有一部分能教──具體而言,就是攝影技術。其他都要靠攝影師自己。
這段告白讓我欣慰,但弔詭的是,這本書最後的歸宿可能還是在書店的工具書區,而非與偉大攝影師的作品集並列。事實上,本書介於兩者之間──它講述街頭攝影的實務面,但試圖將各種方法分解成攝影者能用的清晰概念。我原本擔心其中一些概念可能太過淺白,但隨即想起某次有人因不知要在街頭拍些什麼而苦惱,於是我隨口給了一點意見:我建議他跳上公車,看著世界從窗外經過,只要發現有趣的東西就跳下車。他聽了之後竟豁然開朗!我很訝異,因為我多年來都是這麼做的。這對我來說顯而易見,但對別人可能很受用。
回顧過去幾段街頭攝影的歷史時,我還發現,如果能介紹二十位攝影師的視野及思路,想必十分引人入勝。作為串連本書的素材,這些攝影師的故事展現了各種可能性;我們看到,攝影如何讓他們的生命更有意義。整體而言,我希望能忠實呈現這些攝影師及世界各地的街拍愛好者共同享有的熱情。
在《持續進行的瞬間》(The Ongoing Moment)中,傑夫.岱爾(Geoff Dyer)思索著主題與性格在攝影中代表的意義。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路(road)與街(street)有何不同?他的結論是:
問題不在於大小(有些城市裡的街比鄉下的路還寬)。路通向城市之外,而街留在城內。所以你會在鄉下看到路,但不會有街。如果一條街變成路,表示你正向城外走;如果一條路變成街,表示你正往城裡去。只要你走得夠遠,一條路終究會變成街,但反之不見得亦然(街的本身可能就是終點)。街之所以為街,兩側必有房屋。最棒的街會催促你留下,而路始終讓人想離開。
這是一個值得玩味的觀點,但到頭來卻會讓你搞不清自己身在何處。重點是,誰在乎你是在路上或街上拍的照片?再者,街頭攝影師有時會走一趟公路之旅,但他們不會變成「路邊」攝影師。
岱爾還為爵士樂寫了一本非常動人的書:《但卻美麗》(But Beautiful, 1992)。爵士樂與街頭攝影有一點血緣關係──兩種藝術形式的開創者都拒絕墨守成規。我提出這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關聯,是為了介紹我為街頭攝影取的另一個名字,而它與爵士樂及其處理旋律的態度有關。最重要的是,我對爵士樂手的心境有種設身處地的認同:他們讓自己迷路;他們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他們控制著方向,但開放接受偶然出現的可能,跟著感覺走。所以,街頭攝影也可稱為「迷路攝影」──街頭攝影師必須迷路。
許多街頭攝影師都提到過這種迷路的心態──不要刻意想找一個破口,或進入一種狀態。這幾乎像是一種入門儀式──是一種只有透過實踐,才能親自體會而獲得的祕密知識。國際街頭攝影師學會In-Public的創辦人尼克.特品(Nick Turpin)分享了他在這個過程中的驚奇感受:
有多少攝影流派在本質上能帶給人「驚奇」?正因如此,許多人幾乎視街頭攝影為心靈昇華過程,因為這是一種極私密的體驗,或許可稱之為攝影上的頓悟。街頭攝影幫助我了解我所處的社會,以及我在其中的位置;我更像是為自己而拍,而不是為廣大觀眾而拍。就像佛教中的頓悟──透過這種了解,我得到了快樂。當我在公共空間凝視眼前景象時,我的確經歷了如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ix)般甦醒的片刻;那些片刻之所以顯現在我面前,是因為我將自己放在一個對的情境中,讓它自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