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愉悅,是人類的本能。
甜食、咖啡、酒精飲料、令人愉悅的性,都是許多人無法抗拒的愉悅來源。究竟是什麼驅動我們去追尋這些愉悅來源,並且一再追逐更多享樂,甚至還越來越不滿足,掉入無法自拔的深淵,成為甜食、酒精、******、尼古丁的「成癮者」?其實這場慾望戰爭的主戰場,焦點並非在於人類的感官,不是舌頭味蕾也不是性器官,而是人類大腦的「內側前腦束愉悅迴路」(medial forebrain pleasure circuit)。
本書作者大衛o林登博士,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系教授。多年來深入研究大腦中有關記憶貯存的細胞基質以及相關領域。本書從腦神經科學為基本,對人類追求愉悅的行為模式,提出跨文化的生物解釋。
*內側前腦束愉悅迴路
嗜吃高熱量食物、瘋狂跳舞、留連網咖玩線上遊戲、失心瘋購物、追求性高潮、學等等,這些都會引發內側前腦束愉悅迴路(medial forebrain pleasure circuit),人類的愉悅感就是發生在這一小撮神經元上。此天生的愉悅迴路也會透過人為的促發因子而激發,如古柯鹼、尼古丁、******、酒精等。作者認為人類多數超凡的經驗──不論是違法的不道德行為,或是社會認可的各種儀式與作為,如運動、冥想、祈禱甚至是捐款──也都和愉悅迴路有關。
*記憶、愉悅與成癮
而追求這些愉悅也附帶來不可避免的黑暗面──成癮。成癮與內側前腦束愉悅迴路神經元的電氣、形態、生化功能及突觸連結的長期改變有關。強大的證據顯示,成癮的許多可怕特質背後蘊藏著這些改變,包括耐受性(需要愈來愈大的劑量才能得到快感)、渴求、戒斷與舊癮復發。值得省思的是,這些持續性的改變幾乎與腦部其他部位用以儲存記憶的迴路因經驗及學習所引發的改變是一樣。由此看來,記憶、愉悅與成癮是密切相關的。
本書揭露了人類大腦中生物學上,愉悅與成癮,善與惡,禍福相依的宿命,而作者筆鋒幽默,從生活面帶入科學主題,讀來精采有味,並且在文化與道德層面上,提出了有待更進一步思考的立體觀點。
作者簡介
大衛林登
本書作者大衛林登博士,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系教授。多年來深入研究大腦中有關記憶貯存的細胞基質以及相關領域,也致力於科學知識的普及,擔任《神經生理學期刊》(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總編輯。著有《進化之腦︰賦予我們愛情、記憶和美夢》(The Accidental Mind)一書。目前與兩位子女居住於美國馬里蘭。
譯者簡介
張美惠
臺大外文系畢,輔大翻譯研究所肄業,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有《EQ》、《綠色EQ》、《破壞性情緒管理》、《超級關係》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