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现货 正版:Nikkei Architecture《隈研吾》博雅書屋

现货 正版:Nikkei Architecture《隈研吾》博雅書屋

¥140
-
+ 余量有限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活动日期
    2017-03-19 23:49 - 2017-04-18 23:49 截止
    数量有限,赶快抢购吧!
    20151118_1
    单笔订单 300 包邮(不包邮地区:西藏、新疆、台湾、香港、澳门、海外)
    現貨和非現貨拍成一單備齊發貨,想現貨先發貨需要補郵費!!

    隈研吾

    內容簡介

    top

    「負建築」大師的奧秘,隈研吾如何成為隈研吾

      以犀利的分析及批判力著稱的隈研吾
      本書收錄隈研吾全部著作編年史,觀察在建築作品背後的「思索之變遷」

      特別對談:

      隈研吾X妹島和世〔普立茲建築獎的女性建築家〕
      隈研吾X福岡伸一[「動態平衡」觀點的分子生物學者]
      隈研吾X宮台真司[從都市論述至風俗的社會學者]

      隈研吾,當紅的日本1950世代的代表建築師之一,其生涯演變的多端,同時具有著名書寫者身份,允文允武內外兼修,越發受到各方矚目。著作已然等身的隈研吾,早期以犀利的分析及批判力著稱,例如造成社會性話題的《十宅論》、《建築慾望的末期》等書,思考著建築對社會讓步的方法。《負建築》一書,更具體把悲觀與負面的批判,積極地建立起正向意義。

      隈研吾自稱是日本戰後第四代建築師。身為「後現代主義旗手」,很早便受到建築界的注意,在1991年完成了集自身方****大成的「M2」。不巧這個時期與泡沫經濟重疊,以致於建築業並沒有給予高度的評價。在東京的工作量銳減,此後近10年裡,活動的地點轉往了地方性的都市。不過,隈氏將這個挫折當作養分,確立了新的設計手法。透過「融入自然的造型」、「發揮素材新的一面」之手法,再度引起建築界的注意,2000年落成的「馬頭町廣重美術館」即為確立風格的代表作。近年轉往都市大規模開發,以及中國和歐洲等海外規劃案,持續發揮著力量。

      歷年作品:
      M2[1991年]|檮原町地域交流設施[1994年]|龜老山展望台[1994年]|水∕玻璃[1995年]|森舞台[1996年]|北上川.運河交流館 水之洞窟[1999年]|那珂川町馬頭廣重美術館[2000年]|石頭美術館[2000年]|陽之樂家[2000年]|塑膠屋[2002年]|竹之屋[2002年]|ONE表參道[2003年]|村井正誠紀念美術館[2004年]|escorter青山[2004年]|銀山溫泉藤屋[2006年]|戶□C街區整備事業[2007年]|寶積寺車站 直藏廣場[2008年]|朝日放送[2008年]|第凡內銀座大樓[2008年]|根津美術館[2009年]|下關市川棚溫泉交流中心[2010年]|川∕濾光板(乙字亭)[1997年]|□□□□長岡[2011年]|淺草文化觀光中心[2011年]|中國美術學院博物館[2012年]|西班牙格拉那達表演藝術中心[完成未定]

    本書特色

      本書用全面而完整的角度來探討隈研吾這位建築大師,包含他的經歷、作品和思考,以及大量的全彩圖片。對於想認識和了解隈研吾的讀者來說,是相當完整的一本書。

    詳細資料

    top
    • 叢書系列:美學誌
    • 規格:平裝 / 312頁 / 25.7*18.2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top

    阮慶岳推薦文
    前言
    作品名筆劃順序索引

    CHAPTER1 從批評出發
    INTERVIEW01 「不明白自己方向,痛苦折騰的20多歲時期」
     READING01  隈研吾全部著作編年史
     READING02  30多歲時期.隈研吾的戰略[1988年]
     PROJECT01  M2[1991年]
     INTERVIEW02 「在挑戰性的設計背景中,也有針對整飭氣氛的反抗」[1992年]

    CHAPTER2 與地方性都市面對面
     PROJECT02  檮原町地域交流設施(雲上飯店)[1994年]
     PROJECT03  龜老山展望台[1994年]
     PROJECT04  森舞台(登米町傳統藝能傳承館)[1996年]
     PROJECT05  北上川.運河交流館 水之洞窟[1999年]
     PROJECT06  寶積寺車站 直藏廣場[2008年]
     PROJECT07  下關市川棚溫泉交流中心(川棚森林)[2010年]

    CHAPTER3 素材的再發現
     PROJECT08  水∕玻璃[1995年]
     PROJECT09  川∕濾光板(乙字亭)[1997年]
     PROJECT10  那珂川町馬頭廣重美術館[2000年]
     PROJECT11  石頭美術館[2000年]
     INTERVIEW03 「藉著選擇一種素材,也可以使在地產業重生」[2001年]
     PROJECT12  塑膠屋[2002年]

     DIALOGUE  [特別對談]想問問這個人
     GUEST01  妹島和世[建築師]|「船到橋頭自然直──突然改變態度,海外變得重要」
     GUEST02  福岡伸一[分子生物學者]|「不論建築或生物因『流動』而活著」
     GUEST03  宮台真司[社會學者]|「在今後的都市裡,必要的是『遲鈍』與『不吻合』」

    CHAPTER4 歷史的繼承與再生
     PROJECT13  陽之樂家[2000年]
     PROJECT14  村井正誠紀念美術館[2004年]
     INTERVIEW04 「對於新而強的物質,如何附加上『柔弱』呢?」[2005年]
     PROJECT15  銀山溫泉──藤屋[2006年]
     PROJECT16  根津美術館[2009年]

    CHAPTER5 再次往都市,往海外
     PROJECT17  ONE表參道[2003年]
     PROJECT18  escorter青山(NTT青山大樓修改)[2004年]
     PROJECT19  戶□C街區整備事業[2007年]
     PROJECT20  朝日放送(螢町A街區)[2008年]
     READING03  隈事務所的海外規劃案

    CHAPTER6 隈式發想術.設計手法
     READING04  到建築師隈研吾形成為止
     READING05  我最好的細部設計
     INTERVIEW05 「建築逐漸變成為了感知環境的接觸點」──與山梨知彥氏、貝島桃代氏三人對談
     READING06  解剖隈事務所2008
     READING07  在Tiffany銀座大樓所見的照明技藝
     READING08  隈事務所的競圖奮戰記
     READING09  緊跟一天探討時間管理的奧秘

    卷末
     隈研吾年譜
     STAFF LIST
     後記(隈研吾)
     執筆者∕報導刊載號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