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顏宏融, 張靜慧 平衡免疫力:中西醫共治免疫疾病,以科學實證扶正祛邪,打造不生病體質! 原水

顏宏融, 張靜慧 平衡免疫力:中西醫共治免疫疾病,以科學實證扶正祛邪,打造不生病體質! 原水

¥118
-
+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平衡免疫力:中西醫共治免疫疾病,以科學實證扶正祛邪,打造不生病體質!

    作者: 顏宏融, 張靜慧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原水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23/09/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20元


    ISBN:9786267268520

    叢書系列:悅讀健康系列-身心靈書房

    規格:平裝 / 304頁 / 23 x 17 x 1.8 cm / 普通級 / 初版

    出版地:

    適讀年齡:20歲~99歲

    本書分類:醫療保健> 中醫醫學> 總論/典籍


    內容簡介

    中醫常說「扶正袪邪」,而「正」是指免疫力,

    強化免疫力,增強扺抗力,「扶正」才能夠「袪邪」。

    調控並維持免疫力平衡,才是健康不易生病的關鍵。


    ‧過敏免疫 ‧風濕免疫 ‧慢性發炎 ‧癌症免疫


    當免疫失衡時,太強或太弱,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西醫快速控制症狀,抗發炎、調節免疫,緩解不適,

    中醫調理體質,重新取得免疫平衡,減少身體損害。

    中西合治截長補短,調理免疫,提升療效減少復發。


    ‧氣喘

    西醫使用氣喘擴張劑緩解或用類固醇抑制氣管發炎。

    中醫依體質找出適合藥材、穴位按摩搭配適當飲食。

    ‧慢性腎臟病

    西醫檢查診斷,配合藥物,常規治療。

    中醫針對病因選擇中藥、針灸,延緩洗腎時程。

    ‧癌症

    除了西醫標準治療,手術、放療或化療等。

    中醫輔助,減緩副作用或提升療效,改善生活品質。

     

    ✢ 本書章節重點:

    Part 1 全球中醫熱   

    Part 2 了解體內的免疫大軍

    Part 3 常見的免疫疾病

    Part 4 自我照護,平衡免疫力


    ✢內附八段錦示範影音QR CODE


    專文推薦  (依姓氏筆劃推薦)

    王陸海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林奏延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名譽院長/前衛生福利部部長

    陳旺全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座教授


    各界專業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志堯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

    李文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昭庚 中央研究院院士

    洪明奇 中央研究院院士

    周德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黃璟隆 土城長庚醫院院長 

    顧正崙 長庚大學分子與臨床免疫中心主任/教授

    小熊媽張美蘭 親職/繪本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顏宏融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雙認證!

    榮獲2023年國際醫學針灸及相關技術學會科學獎 (ICMART Science Award)。

    ‧以「兒童成長發育,中西醫聯手把關」與「中西醫整合照護,全面守護過敏兒」獲得兩項國家品質標章SNQ認證標章!

    ‧以「提升台灣本土中藥青黛質量應用於自體免疫調控」獲得國家新創獎!

    康健雜誌「融會中西醫,做孩子的家庭醫師」、「新世代中醫活用古方,為疑難雜症找希望:把中醫從另類療法變主流」兩次專題介紹!

    現為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教育部部定教授。近兩年連續獲美國史丹佛大學評比為完成林口長庚醫院中西醫兒科臨床訓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免疫學研究訓練,兼具中西醫資格。

    擅長以科學實證研究驗證中醫智慧,獲頒兩項SNQ國家品質標章及一項國家新創獎,1項國際醫學針灸及相關技術學會科學獎。曾受邀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科學文化針灸對話論壇、世界衛生組織(WHO)傳統醫藥協作中心、日本內閣官房專家會議、德國慕尼黑大學等國際場合演講,並在國立新加坡大學醫學系開設中醫選修課程,近兩年連續獲美國史丹佛大學評比為「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醫學士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科博士後研究員

    (教育部獎助赴國外頂尖大學研修獎學金、國科會千里馬計畫專案擴增留學獎學金)

    〔經歷〕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研究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任

    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醫藥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國際針灸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台灣中醫兒童暨青少年科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中醫臨床技能學會理事長

    全球傳統醫藥大學聯盟秘書處執行長

    〔粉絲團〕中醫師爸爸顏宏融



    張靜慧

    張靜慧 資深健康醫療線記者

    獨立記者,作品散見《人生》及《天下》雜誌,著有《放下的勇氣: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到醫院之前:臺北市緊急救護烈火青春二十年》、《跨國界白袍紀事:半世紀臺大醫院國際醫療史》等書,曾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台灣醫療報導獎。

    中醫博大精深,願本書的出版,能讓流傳千年的中醫智慧,持續為今人減輕病苦。

    電子郵件:chinghui1@hotmail.com


    相關著作:《跨國界白袍紀事:半世紀臺大醫院國際醫療史》


     

    目錄

     【目  錄】

    推薦序1 中西醫結合共治免疫疾病,未來醫學發展新方向 王陸海

    推薦序2 中西醫智慧的融合,建立均衡的免疫力 林奏延

    推薦序3 讓免疫能力維持良好狀態,才是「保健去病」之道 陳旺全

    作者序1  醫學無分中西,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 顏宏融

    作者序2 融貫古今與中西,讓古老智慧熠熠發光 張靜慧


    Part 1 全球中醫熱

    1-1 中西醫共治疾病,全球正夯

    中醫不僅深入生活,更納入正規醫療體系

    將傳統醫藥整合到醫療照護體系,已成國際共識

    獲WHO認可也列入臨床治療選項,中醫不再是另類醫療

    讓世界知道台灣發展中醫藥的成果

    台灣是外國人心目中最好的中醫學習環境

    古老中醫智慧,證實禁得起現代科學的驗證


    1-2 截長補短,互有優勢 

    西醫精通人體結構,中醫重視全人健康

    四診合參,重視個人化醫療與養生調理

    辨證論治找病因、區分證型,選擇針灸或用藥靠臨床經驗

    九大急症,中醫介入有效

    西醫手術治療與用藥突飛猛進

    望聞問切了解全面健康,補西醫檢查的不足

    中醫用藥細膩

    西藥著重對抗病症,中醫擅長調理


    1-3難纏疾病見曙光

    中醫擅長內分泌、免疫與神經系統疾病

    整合中西醫優勢,提升療效

    中醫及早介入,有機會延後或避免洗腎

    中醫不是慢郎中,針灸治療速見效

    中西醫合作,減少癌症病患三成死亡率

    自行同時服用中西藥,小心交互作用

    Part 2 了解體內的免疫大軍

    2-1何謂免疫力?免疫力如何調控?

    人痘接種發明前的稀痘方

    人痘接種法的改進

    免疫系統重要的器官與細胞

    免疫力如何調控?

    「壞人」變成塵蟎,引起過敏反應

    「陰平陽祕,精神乃治」,免疫力平衡最好

    BOX 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均衡最重要


    2-2 如何減少身體發炎反應?

    發炎失控,身體處處成戰場

    心臟病、癌症都跟慢性發炎有關

    熬夜、睡不好,加重發炎

    炸物、燒烤、甜食,像在身體放火 

    高糖加重發炎,減糖就能改善過敏

    多攝取有助抗氧化、減少發炎的蔬果

    中醫治療對策在於滋陰降火,撲滅發炎

    腸道菌相平衡,幫身體滅火

    BOX  6種常見抗發炎食物


    2-3中西醫如何融會,調控免疫力?

    西醫調控免疫的方式

    中醫調控免疫的方式

    中西醫調控免疫如何相輔相成?

    BOX 如何知道自己的免疫力強弱?


    Part 3 常見的免疫疾病

    【過敏免疫疾病】

    3-1: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的常見症狀

    西藥藥效快,中藥較少副作用

    從前端調理免疫功能,減少復發

    中藥攻補兼備,減輕症狀也顧護正氣


    3-2:鼻竇炎

    鼻竇炎常見的症狀

    西醫多用抗生素與內視鏡手術

    中醫著重疏風清熱,調理「鼻淵」

    清熱解毒兼扶正,避免鼻竇炎一再復發

    合併中醫治療,鼻竇炎不一定要挨一刀

    BOX 如何區分是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還是感冒?


    3-3:氣喘

    氣喘為什麼發作?

    寒喘需要溫藥,熱喘需要涼藥

    調整過敏免疫的功能,才能減少復發

    補足肺、脾、腎氣,氣喘不再來

    中藥不但改善症狀,還能提升肺功能

    北冷南熱,中藥處方不同

    BOX 氣喘兒可以吃冰嗎?


    3-4:異位性皮膚炎

    好發在皮膚皺褶處,常有家族病史

    異位性皮膚炎致病原因

    中醫觀點:與肺、心、肝、脾有關

    體質偏熱,皮膚癢癢癢

    治癒異位性皮膚炎的祕密藏在中國城裡

    氣候不同,處方也會調整

    中西醫合作,協助病人改善膚況與生活品質

    總結異位性皮膚炎原因與對策

    BOX  濕疹跟異位性皮膚炎有什麼不同?

    BOX  濕敷療法是什麼?


    3-5:蕁麻疹

    找不到誘發原因更棘手

    蕁麻疹好發在兩個族群

    診治分寒熱,考量環境氣候與病灶

    中醫處方有益表裡兩解、寒熱兼除


    【感染免疫疾病】

    3-6:感冒及流感

    感冒不是小病,外因、內因夾雜

    解表發汗,趕走外邪

    小兒感冒狀況多,挾驚挾滯挾痰

    調節免疫力,預防下一次感冒

    有助預防感冒的中藥飲處方

    氣候異常、感受邪毒,引起「風溫」

    BOX  小兒感冒跟成人有什麼區別?


    3-7:腸病毒

    腸病毒曾經是父母與老師的噩夢

    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最常見

    需細心觀察可能引發的重症

    小兒不耐暑濕熱,發病急速危殘

    清暑泄熱,依「衛氣營血」分階段治療


    3-8:中耳炎

    清熱除濕,減輕發炎

    中醫對於中耳炎的分類與處方用藥

    不論急慢性,建議盡早就醫


    3-9:帶狀皰疹

    藥物無法清除疱疹病毒,只能阻止病毒持續繁殖、擴散

    壓力大、飲食油膩,醞釀火毒

    中醫用藥著重清熱除濕,活血益氣

    留意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調整作息杜絕後患


    3-10:反覆泌尿道感染

    感染原因與常見症狀

    清熱利濕治標,強健脾腎治本


    3-11:新冠肺炎

    「疫病」好發在天候異常時

    預防到調理,防治四階段

    中藥複方的抗煞經驗

    新冠肺炎臨床表現

    探尋古方藥,抗疫新曙光

    台灣研發「清冠一號」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防護調理,身心並重

    長新冠症候群

    免疫力不能太強或太弱


    【風濕免疫疾病】

    3-12:乾癬

    常見致病因素與分類

    長期慢性發炎,可能變成乾癬性關節炎

    輕中重度各有不同藥物

    清熱涼血再滋潤,緩解乾癬症狀

    青黛膏治乾癬,8週見效


    3-13:類風濕性關節炎

    不只侵犯關節,全身都有症狀

    藥物抑制發炎也影響免疫力,病人易感染

    風、寒、濕三氣雜至,導致關節炎

    中藥與針灸並用緩解病情

    中醫參與治療,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BOX  什麼是DMARDs(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療法?


    3-14:纖維肌痛症

    醫生,我全身都痛!

    大關節疼痛,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

    針灸及太極拳減輕疼痛,生活更有品質

    針灸減輕發炎,治標也治本

    針灸不只止痛,也減少合併症


    3-15:乾燥症

    乾燥症和單純眼睛乾燥的乾眼症不同

    多重原因造成乾燥症

    發炎造成津液不足,眼睛也缺水

    杞菊地黃丸養肝滋陰,幫眼睛補水

    針灸、按摩眼睛周圍穴位,刺激淚水分泌


    【癌症免疫疾病】

    3-16:癌症整合醫療的趨勢

    會尋求中醫輔助的癌症病人特點

    鼻咽癌、乳癌病人最常看中醫

    癌症病人最常因為哪些不適而去看中醫? 

    中西醫合作,改善各種不適並降低死亡率

    全民健保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整合方案


    3-17:中西整合癌症醫療的作用

    中醫參與治癌,幫病人活得更好更久

    中西醫各有所長,合作治癌對病人最有益

    免疫療法類似中醫的  「扶正」

    中醫治癌4大治則

    化療副作用造成全身不適,中醫來幫忙

    加入中醫治療,提升存活率

    以毒攻毒或許有奇效,但也很傷身

    BOX中醫也有極限,不是癌末救命萬靈丹


    Part 4 自我照護,平衡免疫力

    4-1 中醫養生智慧:順應四時,未病先防

    整體觀

    平衡觀

    恆動觀

    制宜觀

    扶正祛邪


    4-2  八段錦柔中帶剛,暢通經絡氣血

    練功4大要點

    八段錦養生功法示範

    ■第一段錦:雙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段錦:左右開弓似射雕

    ■第三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

    ■第四段錦:五勞七傷往後瞧

    ■第五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

    ■第六段錦:兩手攀足顧腎腰

    ■第七段錦:攢拳怒目增氣力

    ■第八段錦:背後七顛百病消


    4-3 睡好睡夠,健全免疫力?

    從西醫睡眠周期理論看入睡四階段變化

    中醫重視十二時辰經絡養生,三更半夜不入睡影響健康


    4-4  四季食療吃出抗病力

    春季養生食療:宜平和、養肝

    夏季養生食療:降火、養脾胃

    秋季養生食療:養陰潤肺

    冬季養生食療:溫補陽氣、養腎


    4-5  藥食同源,保健強身

    中醫依四性、五味為飲食藥膳的原則

    常見食物的性味分類


    4-6  辯證區分體質,調補免疫力

    中醫視不同體質及內外因辯證論治


    4-7  這樣吃,恰到好處

    哪些人需要考慮攝取藥膳補品?


    4-8  中藥茶飲,保健好幫手

    依體質選擇中藥茶飲


    4-9  對症穴位按摩,減緩不適

    中醫十大常用穴位與適應證

    BOX  前總統府資政陳立夫百歲養生哲學




     

    收回

     

    作者序1

    醫學無分中西,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   

                             顏宏融

    「醫學無分中西,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這是前總統府資政陳立夫先生的名言。我時常想起這一段話,中醫與西醫觀點不同、診斷不同、治療方法不同,如何無分中西,用在同一病患?一直到完成了中西醫臨床訓練與科學研究訓練,我明瞭了,中西與西醫的語言不同,其實都是救人的方法。應用在同一個病患,有時候可以中醫為主,有時候可以西醫為主,有時候可以相輔相成、截長補短,有時候可以有急性與慢性期等使用中醫或西醫的先後順序,並不相違悖。古老並不代表落伍,融入新思維與現代科學,中醫也可以保有傳統智慧又能夠與時俱進。但中醫與西醫合作,必須要架起溝通的橋樑,能夠懂彼此的語言。

    30幾年前,當我進入中醫學系,選擇了同時學習中西醫這一條路,曾經一度困惑將來到底要當中醫還是西醫,經常聽到中醫的老師說西醫副作用多,而西醫的老師說中醫不科學。因為擔任系刊「新醫潮」主編,以「下一步該怎麼走?」專題報導,寫了一封信給當時學校的董事長陳立夫資政請益,董事長親自用毛筆回信為迷惘的我解惑,寫道:「中藥,經吾祖先恙心研究,用以治十餘億同胞之疾病而有效者,吾人應用現代科學方法予以證實,不可因自己不懂而棄之也。」

    「現代科學方法」短短6個字,確實指出了中醫的發展方向,也是中醫必須面對的挑戰。我們在醫學領域中不應被傳統的中西醫學框架所限制,而應秉持著醫學無分中西的理念,尋求各種治療方法的結合。於是,我選擇了醫師科學家這條漫長的路。

    中醫重視「扶正祛邪」的觀念,中醫古籍《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身體的免疫力足夠,不論是外來的細菌、病毒或是腫瘤細胞才沒有機會侵犯身體。針對免疫系統失調引起的疾病,包括感染免疫、發炎免疫、自體免疫與癌症免疫,這些免疫系統的疾病不僅造成病患的不適,也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極大的困擾。臨床的經驗與科學研究也發現,面對免疫系統的疾病,中西醫學的結合治療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照護,緩解患者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中醫學強調身體的整體平衡,尤其關注氣血、陰陽、五臟六腑等的平衡。這種整體觀念有助於中醫師理解免疫系統失調的根本原因,並針對性地調整患者的體質,以調控免疫功能。中藥如黃耆、黨參、枸杞等被廣泛應用於調節免疫系統,減輕炎症,改善患者的症狀。針灸、八段錦、太極拳等療法也可以幫助患者減壓、調控免疫系統。因此,將中醫理論和治療方法納入免疫疾病的治療計畫中,有助於整合治療,截長補短、改善生活品質。

    然而,倡議中西醫學在免疫學上的共治治療,並不意味著排斥現代西醫學。西醫在免疫疾病的治療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免疫抑制劑和生物製劑等藥物已經在控制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控制,例如生物製劑療法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或例如癌症免疫細胞療法與對抗免疫檢查點抗體的生物治療也成為西醫在癌症治療的「扶正祛邪」的手段,西醫的先進技術如免疫檢測、實驗室診斷與影像學檢查也幫助醫師確診和監測疾病的進展。因此,在治療免疫疾病時,西醫的現代診斷或治療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西醫的結合治療需要多學科的團隊合作。過去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透過中西醫合作,我們以「兒童成長發育,中西醫聯手把關」與「中西醫整合照護,全面守護過敏兒」獲得兩項國家品質標章SNQ認證標章,在自體免疫治療上也以「提升台灣本土中藥青黛質量應用於自體免疫調控」獲得國家新創獎,還有許多血液腫瘤科醫師、腎臟科醫師、胸腔內科醫師、復健科醫師、風濕免疫科醫師、兒童過敏免疫科醫師、兒童胸腔內科醫師、兒童心智科醫師、兒童神經內科醫師、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皮膚科醫師、大腸直腸外科醫師、乳房外科醫師、神經內外科醫師等等支持這個理念,跟中醫一起組成中西醫合作團隊,一起照護病患。在衛生福利部計畫的支持之下,我們也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嘗試過由一位中醫師與一位西醫專科醫師在同一診間或隔壁連通的診間共同為病人看診,病患一次掛號,就能同時看診兩位醫師,得到最適當的建議與諮詢,同時醫師會根據病情,開立最合適病患的中藥、西藥或是可以併用的中西藥。臨床上有時候西醫協助診斷、中醫開立中藥,有時候中醫僅有針灸治療、西醫主要開立西藥治療。中西醫師能互相溝通討論,對病患來說,是一種最好的中西醫整合醫學模式。

    謝謝獨立記者張靜慧的促成,這本書的出版,得力於她的極力促成與專業的文筆。希望本書的出版也能夠促進台灣有更多中醫師和西醫師的合作,共同討論病患的病史、症狀和檢驗結果,與病患討論,共同制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計劃,除了傳統的醫學方法外,營養、運動、心理支持等非藥物治療也應納入綜合治療的考慮。

    「醫學無分中西,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希望在免疫疾病的中西醫合作共治,能夠更全面地照護患者,提供多元化的治療選擇,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幫助患者重獲健康。

     

     

    作者序

    融貫古今與中西,讓古老智慧熠熠發光 

                           張靜慧


    還記得2012年初夏,我在熱鬧如百貨公司的醫院地下街,第一次訪問顏宏融醫師。儘管環境吵雜,他依舊侃侃而談,分享自己如何融會中西醫,為孩童治療疾病。

    顏醫師求學時選擇中西醫雙主修,既是中醫,也受過完整的西醫小兒科專科訓練,兼具中西醫資格,幫助他從多元的角度思考疾病如何生成,對治療疾病極有助益。

    他認為中西醫應該互相溝通、了解,也期盼自己扮演橋樑角色。看診時,把脈、聽診器、耳鏡都用上,並用融貫中西醫知識的方式向家長解說,家長把他當成孩子的家庭醫師,看一次診就能得到中西醫諮詢。同時用中西醫觀點解釋疾病,也是本書特色之一。

    西醫是實證醫學,治療疾病的方法來自嚴謹的研究結果,但中醫重視經驗,往往被詬病「不科學」、「拿不出證據」。3年後我再次訪問顏醫師,談的便是如何用現代的研究方法驗證中醫,幫助它科學化、融入西醫主導的醫療體系,更走向世界。本書舉出許多科學實證,說明中醫「真的有效」,甚至一些棘手、難纏的疾病,現有的治療已達極限,加入中醫治療,有機會提升療效。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將中醫傳統醫療納入最新版的《全球醫學綱要》,台灣的衛生福利部近年也開始推動中西醫合作照護計畫,在在說明中醫已是正規、主流醫療的一部分,而非另類醫療。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超過三年,無數生命受苦、逝去,凸顯免疫力的重要。儘管疫情已結束,但不論「戰時」還是平時,免疫系統都是人體抵禦疾病最重要的防線,也與許多疾病相關,從「國民病」過敏到十大死因榜首癌症,都跟免疫力有關,而顏醫師的專長之一正是免疫學。

    我有幸與顏醫師共同企畫及完成本書,在採訪及撰文時,每每讚嘆中醫的博大精深,同時慶幸台灣有優質的中醫醫療環境與人才,有他這樣的「醫師科學家」,不僅看診,更投入研究,穿梭古今與中西,用現代醫學的方法檢視中醫藥的價值、印證古人的智慧。中醫不再是陪襯,而是醫療體系中重要的一環,這真是民眾的福氣。

    願本書的出版,能讓流傳千年的中醫智慧,持續為今人減輕病苦。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