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陈秉超《咖啡师的咖啡师.超哥的咖啡教室:手冲、塞风、义式浓缩独家技法,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方言文化
  • 陈秉超《咖啡师的咖啡师.超哥的咖啡教室:手冲、塞风、义式浓缩独家技法,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方言文化
  • 陈秉超《咖啡师的咖啡师.超哥的咖啡教室:手冲、塞风、义式浓缩独家技法,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方言文化
  • 陈秉超《咖啡师的咖啡师.超哥的咖啡教室:手冲、塞风、义式浓缩独家技法,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方言文化
  • 陈秉超《咖啡师的咖啡师.超哥的咖啡教室:手冲、塞风、义式浓缩独家技法,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方言文化
  • 陈秉超《咖啡师的咖啡师.超哥的咖啡教室:手冲、塞风、义式浓缩独家技法,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方言文化

陈秉超《咖啡师的咖啡师.超哥的咖啡教室:手冲、塞风、义式浓缩独家技法,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方言文化

¥115
-
+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咖啡师的咖啡师.超哥的咖啡教室:手冲、塞风、义式浓缩独家技法,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


    作者: 陈秉超  

     新功能介绍

    出版社:方言文化  

     新功能介绍

    出版日期:2023/09/08

    语言:繁体中文

    定价:500元


    ISBN:9786267173923

    丛书系列:生活新知馆

    规格:平装/ 192页/ 17 x 23 x 1.39 cm / 普通级/ 全彩印刷/ 初版

    出版地:

    本书分类:饮食>咖啡/茶>咖啡


    内容简介

    咖啡师的咖啡师.陈秉超首部巨作!

    金杯理论再复兴,独家萃取密技× 专业级感官分析

    国际咖啡认证考照大解密!


      ◎台湾首位取得SCAE认证资格之咖啡讲师暨考官,实作达人陈秉超首部巨作。

      ◎金杯理论再复兴,手冲、塞风、聪明滤杯、义式浓缩等独家技法大公开。

      ◎专业级感官分析:独家「咖啡品尝记录表」,从职人视角辨识理想咖啡风味口感。

      ◎超值收录:国际咖啡认证考照大解密,晋升职业玩家最佳捷径。


      本书作者陈秉超,接触咖啡至今已有20余年,

      稍有资历的玩家都喊他「超哥」。


      他是全台湾首位取得SCAE(欧洲精品咖啡协会)认证资格的咖啡讲师暨考官,通过

      国内外七大咖啡协会与组织(SCAA、SCAE、CQI、台湾咖啡协会、

      台湾精致咖啡协会、台北精品咖啡商业发展协会、农委会茶改场)评审感官测试,

      并持有国际四大咖啡(SCAA、SCAE、City & Guilds、FujiRoyal)烘焙证照; 2009年

      更以独家调配的义式综合豆,通过美国咖啡评鉴权威机构

      Coffee Review评鉴认可,是为全台第二位得到90分以上成绩的先驱。


      除此之外,他还多次获聘为世界杯咖啡比赛台湾区代表教练,

      并出任塞风、义式、创意咖啡暨拉花等大赛评审、规画创新赛事。

      最近一次的荣耀是获邀担任文化部「横路百年咖啡寻味计画」讲师。


      2007年,陈秉超开设自有品牌9Bar Coffee,工作室墙上挂满各式咖啡证照;自2008

      年起持续开办咖啡教学课程与考照专班,并多次飞往海外授课,

      现今无数中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及缅甸籍咖啡师,

      都曾在他丰富扎实的训练下顺利考取认证资格,人称「咖啡师的咖啡师」。


      ★金杯理论再复兴,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

      咖啡业界有所谓金杯理论(Golden Cup Brewing Standard,或称金杯准则)。

      早在1952~1975年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卢克哈德博士(Dr. Lockhart)

      便指出:18~22%的萃取率,可使咖啡达到理想平衡。


      现如今,在精品咖啡大行其道之下,各路门派自成一格,

      金杯准则渐渐遭到业界质疑:许多人并不认同18~22%的萃取率,

      认为风味并不平衡,且有口感偏苦、不好喝的问题。


      为此,陈秉超有了复兴金杯理论的念头,并凭借自身丰富的考证与教学经验,

      将这套经典的萃取理论,与最直观的咖啡感官分析结合,

      重新连结品尝咖啡最原始的乐趣。


      首先,他认为金杯理论至今仍然适用,且确实能冲出一杯高度平衡的咖啡

      ——既符合金杯萃取率,又能满足嗅觉(香气)、味觉、触觉(口感)的需求,并

      替味蕾带来酸、甜、苦三者兼具的感受。


      陈秉超甚至独家研发「咖啡品尝记录表」,以图像化的纪录搭配量化数字,

      翔实呈现品饮时的感官变化,以利日后实作时的判断。

      而他独创的各种萃取密技,更是以金杯理论与感官分析为核心:

      以合理的原料用量冲出理想咖啡,确实回应各种感官上的体验。

      未来更企图进一步提高萃取率,以缓解供不应求的咖啡豆市场压力。


      ★独家手冲、塞风、聪明滤杯、义式浓缩实作研究

      醉心于咖啡的陈秉超相当具有职人精神,从烘焙到出杯无不精通,

      尤其萃取实作更是研究透彻,包括手冲、塞风壶、聪明滤杯、义式机等,

      都在他反覆潜心钻研并参酌SCA最新研究数据之后,

      归纳出各种优于坊间做法,且符合金杯理论的独家密技。


      为此,陈秉超很自豪地表示:「在咖啡实作方面,我的资历绝对完整!」


      以门槛较低的手冲咖啡为例,若要达到金杯理论的标准,建议如下:


      粉水比1: 15~1:18;水温摄氏92~96度;水质硬度以150ppm为最佳。

      由于需要预浸泡(闷蒸)并分段注水,冲泡时间将拉长至3分钟~3分半。

      至于搅拌,要留意水流大小、水流力道、持壶高度、绕圈速度、注水轨迹;

      尤其水流力道,更有刚、柔、沉三类之分,与手冲壶的设计、持壶姿势密不可分。

      过滤则分湿式与干式,前者能展现酸甜;后者则能引出咖啡的浓烈风味。


      其他关于塞风、聪明滤杯、义式浓缩等萃取实作,

      书中亦有关键诀窍与独家密技,结合专业级感官分析,首度完整公开!


      ★超值收录:考照过程大解密,和超哥一起晋升实作达人

      自嘲有「证照搜集癖」的陈秉超,至今持有上百张咖啡相关证照。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全台首位取得SCAE咖啡讲师暨考官资格的经历。

      关于这点,他同样大方公开整段历程;更详加剖析现行的SCA考证指南,

      包含报考条件、笔试、术科项目、得分诀窍、考证时间、地点、费用等,

      任何有志考取认证资格的咖啡玩家,务必阅读实作达人的教战守则。


      咖啡师的咖啡师.陈秉超首部巨作,

      现在就走进超哥的咖啡教室,晋升职业级的实作达人!


    本书特色


      ◎台湾首位取得SCAE认证资格之咖啡讲师暨考官,实作达人陈秉超首部巨作。

      ◎金杯理论再复兴:手冲、塞风、聪明滤杯、义式浓缩等独家技法大公开。

      ◎专业级感官分析:独家「咖啡品尝记录表」,从职人视角辨识理想咖啡的风味与口感。

      ◎超值收录:国际咖啡认证考照大解密,晋升职业玩家最佳捷径。


    专业推荐


      咖啡自媒体/AD Cafe

      杰恩咖啡主理人/王诗如(Lulu)

      冠军咖啡师、咖啡勇者/简嘉程

      专文推荐


      元食咖啡/王俊元

      Aura微光咖啡负责人、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杯测师Q- Grader/余知奇

      丽绮精品咖啡Rich Coffee 主理人/李复圣Michael

      脸书社团「手冲咖啡有意思」版主/林姐

      台湾咖啡研究室计画主持人/林哲豪

      优仕咖啡股份有限公司营业经理/胡善纬

      mojocoffee 创办兼主理人/陈俞嘉(Scott Pasuya)

      咖啡叶/叶世煌

      虎记商行/宁波东街小霸王

      咖啡爽节创办人/刘政

      国际咖啡品质鉴定师/黄士哲

      二楼咖啡学院负责讲师/钟孝彦(小豆老师)

      巧御咖啡创办人/简子綋

      艾暾咖啡Alton Coffee Lab 创办人/罗时贤

      专业推荐


    各界推荐


      超哥在咖啡领域深耕多年,是许多专业咖啡从业者的老师。本书从大家常听到的金杯理论破题,再进入感官练习,最后是咖啡萃取的实作;内容循序渐进、全面且扎实,对学习咖啡有很大的助益!——元食咖啡/王俊元


      本书以金杯萃取理论为核心,尤其「18%~22%的萃取率」,是一目标明确的咖啡冲煮概念。作者陈秉超先生在手冲、塞风、聪明滤杯、义式浓缩上各自整合出一套做法,并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分享许多在实务上所需的微调差异,比起纯理论专书有着更细腻的追求。——Aura微光咖啡负责人、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杯测师Q-Grader/余知奇


      结识秉超老师近十年,他的咖啡专业与资历有目共睹。2022年,敝公司共有四位同仁便是在秉超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取得了SCA感官与萃取技能初级、中级证书。秉超老师在这本书里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学习轨迹,不仅以自身的宝贵经验说明各项专业知识,更言简意赅地带领各位一窥咖啡的奥秘。——丽绮精品咖啡Rich Coffee 主理人/李复圣Michael


      本书相当适合新手阅读,重要观念提纲挈领、文笔流畅便于理解、逻辑严谨条理分明。不论是手冲、塞风或义式浓缩等冲泡手法,都有可依循的原则。就算是白纸一张的初学者,也能轻易吸收,在学习的路上少绕些弯,省去撞壁时间,非常推荐喔!——脸书社团「手冲咖啡有意思」版主/林姐


      超哥是精品咖啡萌芽期重要推手,率先带动系统化证照教育发展。本书深入浅出地涵盖了实务与学理,值得所有打算冲杯咖啡的人一读!——台湾咖啡研究室计画主持人/林哲豪


      为了追求咖啡的美味,超哥不断尝试各种可能,在业界人士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书收录了超哥独特的咖啡经验分享,引领着我的味觉感官,在实作迷惘时,更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我,指引出清晰的方向。——优仕咖啡股份有限公司营业经理/胡善纬


      终于有一本台湾专业咖啡人的著作问世。作者投入咖啡教育多年,也是资深的咖啡店经营者,长期于产业中实战;也正因兼具产业内的多重身分,他得以不断透过实战探索迷思、验证所学、修正方向,终将宝贵知识集结成册。此书相当适合初学者广泛吸收科普,也推荐给喜欢探讨咖啡萃取的进阶爱好者与专业人士。——mojocoffee 创办兼主理人/陈俞嘉(Scott Pasuya)


      认识9Bar超哥已有十多年。超哥深耕在咖啡教学领域,终于将多年的咖啡经验藉由这本新书分享给各位。书中的各种冲泡手法都是为了追求均衡萃取,相当建议各位依照超哥的指引,寻找一杯风味表现完整的咖啡。——咖啡叶/叶世煌


      同为咖啡职人,超哥与我的发展方向截然不同。话虽如此,我们彼此的目标仍是一致的:希望透过经验分享,让每个喜爱咖啡的人们都能了解这项饮品的美好。在本书中,超哥以金杯理论为基础分享了各种咖啡的冲泡方式,并逐一列举影响萃取效果的关键点与微调手法,绝对能令读者从中得到咖啡带来的乐趣。希望大家都能体会超哥对于咖啡的热情,更加了解这迷人的饮料,享用比前一杯更好的咖啡。——虎记商行/宁波东街小霸王


      超哥自2019年起即担任咖啡爽节手冲比赛主审至今,秉持专业校正评审、主持赛事,建立了坚强的口碑。本书正是他宝贵的萃取心法。——咖啡爽节主理人/刘政


      冲泡咖啡时需要对于器具、冲煮与感官有基础的认识,才能制作出一杯适合自己的好咖啡。很高兴能在目前所有咖啡冲泡相关书籍中,看到一本如此全面性解读这些资讯的专书,诚挚向大家推荐。——国际咖啡品质鉴定师/黄士哲


      我常跟很多人说,秉超老师是我在咖啡界永远的老师。本书收录了许多无人能及的经验分享,传播正确观念、导正错误知识,以科学角度阐述冲泡咖啡时的各种专业知识,使读者得以由浅到深、由广至精地进入此领域,是学习咖啡的必读大作。——二楼咖啡学院负责讲师/钟孝彦(小豆老师)


      近年来精品咖啡崛起,人们越来越注重咖啡的品质与风味。然而,随着网路发达,越来越多似是而非的咖啡知识开始流传,着实令人担忧。认识超哥多年,他的身上透露着对咖啡的热情与专精,所涉猎范围之广泛、基础理论之扎实、教学经验之丰富、实操技能之纯熟,在咖啡界无人能出其右,实属咖啡界大匠,很期待他的新书能为业界带来新的气象。——巧御咖啡创办人/简子綋


      超哥,咖啡界深具影响力且桃李满门的前辈;咖啡教育产业中的先驱,也是无数咖啡爱好者心目中的启蒙者。他除了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并且掌握咖啡这门艺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味和专业技能。在他细心的指导之下,许多咖啡爱好者逐渐成为出类拔萃的咖啡师代表,并在国内外咖啡比赛屡创佳绩、于国际舞台上闪耀光芒。身为咖啡师的咖啡师,超哥无疑是台湾咖啡产业的灵魂人物——艾暾咖啡Alton Coffee Lab 创办人/罗时贤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陈秉超


      全台首位取得SCAE(欧洲精品咖啡协会)认证资格之咖啡讲师暨考官,现任9Bar Coffee主理人。接触咖啡20余年,已通过国内外七大咖啡协会与组织评审感官测试,并持有国际知名四大咖啡烘焙证照,以及美国咖啡评鉴权威机构Coffee Review评鉴认可,是为台湾第二位得到90分以上成绩的先驱。自2008年起持续开办咖啡教学课程与考照专班,训练无数中、港、台、马来西亚及缅甸籍咖啡师,人称「咖啡师的咖啡师」。

     

     

    目录

    推荐序金杯理论再复兴,回归萃取本位

    推荐序从种子到杯子,从萃取到感官

    推荐序为咖啡爱好者打开新的大门


    各界推荐


    前言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


    Chapter 1 关于咖啡

    1-1 从生豆到出杯

    1-2 金杯理论仍适用

    1-3 我的SCAE考照历程

    1-3.1 咖啡师认证

    1-3.2 研磨与萃取认证

    1-3.3 讲师与考官资格

    1-4 SCA考证指南


    Chapter 2 关于研磨

    2-1 研磨器的定义

    2-2 磨豆机刀盘类型

    2-3 解读粒径分布

    2-4 刀盘清洁与更换时机

    2-5 研磨与感官


    Chapter 3 金杯萃取要诀

    3-1 理想咖啡的关键:萃取率与浓度

    3-2 理想冲泡的七大要素

    3-2.1 粉水比

    3-2.2 水温

    3-2.3 研磨度

    3-2.4 冲泡时间

    3-2.5 搅拌

    3-2.6 过滤方式

    3-2.7 水质


    Chapter 4 咖啡感官

    4-1 感官分析

    4-2 杯测

    4-3 咖啡品尝记录表

    4-4 感官经验分享

    4-4.1 咖啡感官的酸

    4-4.2 咖啡感官的甜

    4-4.3 咖啡感官的苦

    4-5 我对精品咖啡的看法


    Chapter 5 手冲咖啡

    5-1 简介与流程

    5-2手冲器具介绍

    5-2.1 滤杯的选择

    5-2.2 滤杯上的肋条

    5-2.3 手冲壶

    5-2.4 滤纸

    5-2.5 配件

    5-3 影响手冲的要素解析

    5-3.1 粉水比

    5- 3.2 冲泡水温

    5-3.3 预浸泡(闷蒸)与分段注水

    5-3.4 排气与气泡

    5-4 手冲要素对感官的影响

    5-4.1 滤泡的形式

    5-4.2 手冲的水流

    5 -4.3 持壶高度

    5-4.4 绕圈速度

    5-4.5 注水轨迹

    5-4.6 预浸泡的技巧

    5-4.7 滤杯材质与形状

    5-4.8 冲泡后滤杯内的粉墙

    5-4.9 过滤层

    5-4.10手冲姿势

    5-5 手冲总结


    Chapter 6 塞风咖啡

    6-1 塞风器具简介

    6-2 塞风咖啡萃取流程

    6-3 影响塞风萃取的要素解析

    6-3.1 过滤器

    6-3.2 冲泡温度

    6-3.3 搅拌手法

    6-4 塞风萃取要素对感官的影响

    6-4.1 过滤状况

    6-4.2 火力大小

    6-4.3 搅拌次数

    6-4.4 双冲技法

    6- 5 塞风总结


    Chapter 7 聪明滤杯咖啡

    7-1 简介与冲泡流程

    7-2 影响聪明滤杯的要素解析

    7-3 浸泡特性对感官的影响

    7-4 聪明滤杯咖啡总结


    Chapter 8 义式浓缩

    8-1 义式浓缩简介

    8-1.1 义式浓缩的定义

    8-1-2 义式浓缩的制作流程

    8-2 影响义式浓缩的要素解析

    8-2.1 流速

    8-2.2 填压器的使用

    8- 3 粉水比

    8-4 义式浓缩萃取要素对感官的影响

    8-5 蒸奶与咖啡结合后的感官变化

    8-6 义式浓缩总结


    结语享用比前一杯更好的咖啡


     

    收回

     

    推荐序


    金杯理论再复兴,回归萃取本位


      身为消费者的我们,想喝到什么样的咖啡?


      大约自1952年起,金杯理论便一直对各国的咖啡萃取有着深远影响。就连我们于2010年左右刚接触咖啡时,都还能常常听到这项萃取准则。但那时也很常听到咖啡店主们说:「金杯理论已经过时,照着金杯准则冲泡,只会得到一杯不好喝的咖啡。」与此同时,大肆宣扬「就算不符合金杯萃取准则,我的咖啡也很好喝」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最一开始,我们没有真的太在意金杯理论。毕竟谁会真的在喝咖啡时还先量测浓度、萃取率呢?当然是喝起来好喝就是金杯呀!因此在家冲咖啡时,我们真的完全照当下的心情随意冲泡,那时特别喜欢粉水比1:10,也就是高浓度低萃取的咖啡。


      后来,随着认识咖啡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访遍各式各样的咖啡店家。某次和一位老板闲聊时,他笑着说,现在店内出杯时都得想尽办法提高萃取率,以更少的粉量冲出更好的风味和口感,并让咖啡更显平衡。毕竟近年来咖啡品质、烘豆技术一年比一年进步,咖啡豆价格越来越贵,若能在有效减少成本支出的同时提高品质,做老板的何乐而不为呢?

      喝完那杯咖啡之后,我们立刻就被说服了。渐渐地,喜好的粉水比也从原本的1:10,来到1:12、1:15,甚至有时会以1:18~20进行冲泡,不但风味萃取得更完整,还能保有很好的平衡度。这样的转变不禁让我们开始思考,或许大家应该回归到萃取本位的观点。既然是品质优良的咖啡豆,里头好的风味与物质就应该被完整地萃取出来。


      超哥的这本大作强调以金杯理论提高咖啡的品质稳定性,并以更务实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咖啡,与我们的观念不谋而合。早在AD Cafe频道成立没多久,我们就听过超哥这位大前辈的名号;出版社以「咖啡师的咖啡师」来称呼他,实在再贴切不过。近期,在因缘际会下,我们取得了一个由超哥设计的「超平衡滤杯」:底部大孔带浅肋,上层完全光滑无肋条;滤纸放上去后,真的能完全服贴在滤杯上,一注预浸泡后等待约30~40秒,接着一口气注水至想要的水位,等水流完后就能得到一杯萃取完整、味道丰富的咖啡。不但操作简单,下次冲泡时也很容易就能重现前一次的成果。


      在这之后,超平衡滤杯便成为我们的爱用款。这项产品完整反映了超哥对金杯萃取的理解与认同。超哥亦在书中提到:「你或许不认为符合金杯准则的咖啡好喝,但学习金杯理论的内容,绝对可以帮助你稳定咖啡的风味品质。」全书便是以此为核心理念,完整示范手冲、塞风壶、聪明滤杯与义式浓缩等萃取实作,并搭配专业级感官分析,带领读者深度认识手中的咖啡。


      找到了自己喜好的风味后,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希望的是能够稳定喝到同样品质的咖啡,而金杯理论的概念,正是支撑稳定出杯的重要基础。


      (本文作者AD Cafe是由阿迪与木木组成的自媒体品牌。既不是咖啡厅、也不是咖啡器材商,只是爱喝咖啡的两个人。阿迪为得过金曲奖肯定的乐团团长;木木则是化学系毕业的活动企画。两人的本业虽然与咖啡无关,但都因为热爱咖啡而于2018年成立YouTube频道「AD Cafe」,至今累计超过百万观看次。此外,AD Cafe亦致力于咖啡品尝文化之分享与推广,曾赴巴拿马走访咖啡产区,并积极参与各种咖啡活动、比赛企画、筹备及行销,不时举办客座活动、演讲,更于2023年受邀至【TEDxNTU 】分享。)


    从种子到杯子,从萃取到感官


      曾听过前辈以「易学难精的一门学问」描述咖啡烘焙,但其实把这句话放大至整个咖啡领域也说得通。咖啡入门的门槛低、学习的管道也多,坊间大大小小的赛事,更是让热情的咖啡人周周行程满档。在这个产业里,如何有效率地创造效益,反而是另一门更重要的功课。


      拿我自己来说,我进入咖啡产业至今已有19年,报名过的课程其实不多;但独独有一门课短时间内我就参与了三次,那就是「金杯萃取」。


      当时我的英文实在太差,听完第一位讲师的萃取理论之后,感觉有听没有懂,于是又报名了第二次的课程。这次是一位拥有国际连锁咖啡店背景的讲师,有了先前的基础,再加上金杯萃取应用在连锁体系的SOP时相当直觉广泛,引发了我对此主题的兴趣。于是,第三次的课程,我主动在国外担任这堂课的自愿者,协助操作各项冲泡参数。这回的讲师是咖啡冲泡机的研发技师,受惠于那次经验,我很早就接触金杯认证的萃取设备,并切身体会到不同的水流力道对于咖啡萃取有何确切影响。


      因此,当我读到作者超哥在这本书中,对于注水力道这难以量化的关键技巧竟颇有着墨,甚至借鉴练习太极拳的站姿,以相当生活化的阐述辅助理解,我便再次忆起那执着于学习的美好时光。


      全书通篇以浅显的笔触切入萃取理论,轻松易懂,可协助读者透过在家练习,一步步成为实作达人。最难得的是,超哥以多年来的教学互动经验为基处,分享了许多冲泡环节的验证与检视技巧,即便是对于制作咖啡已有一定基础的咖啡师,也能在书中找到解惑、提升咖啡品质的论点与做法。


      从种子到杯子,是许多咖啡师多年来一直想做到的产业连结;若要完成整个历程,「感官的分辨和记忆」绝不可少。本书翔实说明了杯测系统的操作方式,带领读者理解不同杯测项目所代表的涵义;亦收录超哥独家研发并使用多年的「咖啡品尝记录表」,清楚标记咖啡对感官带来的变化,就算未曾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也能轻易上手。如同超哥提及的,持续透过图像化的纪录累积品尝经验;后续回顾时,整体架构便会重新清晰起来。


      这样的经验非常重要。我从2011年开始参与各种不同面向的竞赛,绝大多数都是站在选手的角度,和评审端的考量截然不同。评审主要是「对杯子里的咖啡进行感官评估」;选手则是「结合自身经验,设法端出评审心目中的好喝饮品」。但每场赛事、每位评审的要求略有差异,如何快速根据现场环节调整,除了以萃取的广度累积取胜之外,还有赖感官叙述的共通性与准确性,而这些都必须靠着长年观察自身与顾客的品尝经验与感官分析。


      2023年是很特殊的一年,除了疫情趋缓、诸多限制陆续开放之外,使用了二十多年未曾改变的「通用杯测表格」和世界几大赛事的评分表都进行了大幅重整;将描述性判断和情感性判断区分开来,企图透过这样的调整,提供更准确性的感官评估。有鉴于业界资讯与规定快速更迭,我也期待不久的将来,超哥能再将新的萃取技术、感官分析等变革融合,在后续大作中与各位分享更多宝贵的实作经验。


      (本文作者王诗如,人称Lulu,现任杰恩咖啡主理人。2005年入行,先于2011年美国咖啡烘焙师大赛中取得第二名、2013年获得台湾咖啡烘焙冠军、世界咖啡烘焙赛第三名;2014年指导台湾选手成为世界杯测赛冠军。尔后再赢得台湾咖啡冲煮冠军和台湾爱乐压赛冠军。长期关注产业永续发展,2020年担任CRG世界烘豆师公会永续发展部委员,是为亚洲首位委员入选。)


    为咖啡爱好者打开新的大门


      当我手握秉超老师的新书书稿,首先浮现在我心中的,不只是其细致的文字与研究,更是那份对咖啡的深厚热情。这部作品不仅是一份咖啡研究,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专业的追求,以及对知识的分享。


      「咖啡师的咖啡师」这个称号非常适合秉超老师。他在咖啡领域的经验和成就,早已超越一般人的认知。二十余年的咖啡经历、无数国际认证,以及那些受他培训、纷纷出师的学生,都是他对咖啡爱好者最好的赠礼。


      初入咖啡界时,我就曾耳闻SCAE的相关认证非常专业且难以考取,但秉超老师不仅一路顺利通过考试,还成为了全台湾第一位SCAE认证的咖啡讲师暨考官。这样的成就,在在证明了他在咖啡领域的领导地位。


      秉超老师之所以能在业界取得如此崇高的地位,不光是拥有卓越的技巧和渊博的知识,更是因为他对咖啡的热情。他自创的9Bar Coffee品牌,工作室墙上挂满了咖啡证照。除了展现专业,更象征了他对咖啡无尽的热爱。


      本书重新探讨了金杯理论,这是一度被业界人士忽略甚至扬弃的经典萃取法则。秉超老师不仅将其与当代的咖啡制作技巧结合,更明确指出了诸多误解与偏见。这样的研究,不仅挑战了众人对咖啡的固有认知,也为咖啡制作的各项细节提供了全新的思维。


      我特别欣赏秉超老师的大方。他在书中详细描述了自身的研究过程,以及如何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至实际的咖啡萃取上,几乎到了毫无保留的地步。为此,本书不仅对专业的咖啡师很有价值,对于一般的咖啡嗜饮者而言也是很好的参考书籍。


      在这篇推荐文的最后,我要再次肯定秉超老师对咖啡的执着,以及他在专业研究上的努力。书中收录的丰富知识与实作经验,犹如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带领大家深入理解其中奥妙。对于所有爱好咖啡这门艺术的人,本书是一份不能错过的礼物。


      (本文作者简嘉程,深耕咖啡产业,并在各大咖啡赛事中屡获殊荣。除了参与赛事之外,更致力推动咖啡文化,使咖啡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更亲身走访全球咖啡产地,直接与农民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提升咖啡的品质。足迹遍布咖啡农庄、烘焙工厂及各式门市,努力将每一杯咖啡的故事与风味,完美呈现于顾客手中。期许人们在品尝手中的咖啡时,不仅享受到独特的五感体验,更能被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


    前言


    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


      回顾2020年初,在COVID 19疫情下,人际之间的互动接触降至低点,连带着经济遭受冲击,观光与服务业更是跌落谷底。与此同时,我长年与人面对面进行的咖啡教育训练工作,也因疫情而停摆。我于是趁此机会将先前就想写作的咖啡专书慢慢完成。此书的初稿大约完成六万余字时,也正好是我从事国际咖啡认证教学满十年的时候。


      咖啡是历史上流传已久的饮品,也是世界畅销三饮品之一,与茶和酒一样,有着超脱原料本身风味的特殊性,使人沉醉着迷。咖啡从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后制处理、烘焙到研磨冲泡,所有的工序都必须妥善完成,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最终咖啡的表现;后制处理以前的工序皆在产区完成,但从烘焙开始,则几乎全移至消费区域进行。尽管我对咖啡生产链的资讯多有涉略,但更专精于各项实作技能,包括烘焙后的制程细节,以及对咖啡而言最为核心的感官分析。为此,本书将讨论重点放在冲泡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希望带领大家重新连结咖啡萃取与感官体验。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反映在咖啡产业里,消费者的品饮喜好亦属多元。可能是成长背景的积累形成主观偏好,也或许是因个人体质差异造成感官(嗅觉、味觉与触觉)敏锐度不同,进而对味道有了各自的偏好。所谓「好吃」尽管看似具体,但在实际体验的场合,就会变成抽象概念。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经验,别人说某家店的食物好吃,但当你实际体验后,则可能产生「好吃」、「还好」、「不好吃」的感受;后两者就是我说的,因为你并未对这个东西产生「好吃」的认同,所以「好吃」这个概念就变得抽象了。


      品尝美食可能相对容易些,品饮咖啡的难度就高出许多。坊间对咖啡的讨论,多为「这样冲就会好喝,那样泡特别美味」,但各家说法莫衷一是;早年初接触咖啡时,我脑中也常常满是问号。有鉴于此,我在这本书里除了介绍不同器具的冲泡要点,同时也尽量针对各项冲泡要素在咖啡在感官表现上的影响,进行系统化的客观描述(而非个人主观偏好认定的抽象好喝),并借助咖啡业界堪称经典的金杯理论(Golden Cup Brewing Standard,或称金杯准则),从各种细节上确切定义所谓「优质咖啡」。希望透过这样的表述方式,让读者对咖啡的冲泡有更多的理解,并在多方实证与测试之下,冲泡出符合金杯准则与自己喜好的咖啡。


      当然,上述结果并非一蹴可几。当你发现调整过后结果却不如预期时(可能来自执行细节上的差异),请再多试几次。就连我本身也不是简单冲个一~两次就贸然将结果记录下来。而是经过多人、多次的反覆冲泡,加上无数次的感官体验分析,才得以逐步归纳出书中结论。


      我对咖啡冲泡的想法,就是尽量将咖啡中的优质风味物质萃取并融入水中。若要以数据说明,就是必须达到20%左右的萃取率(金杯理论则以18~22%的萃取率为目标),并在不失咖啡美味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其风味的全貌轮廓,同时在商业上做到最佳化的运用。提高萃取率的另一项好处是减少咖啡豆的用量。若每冲泡一杯咖啡都能少用2克的粉(根据国际咖啡组织﹝ICO﹞统计,台湾2021年全年咖啡消费总数约28.5亿杯);1亿杯咖啡就可节省20万公斤的咖啡豆。在全球气候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咖啡豆的产量已逐年减少,市场的需求却连年增高。若能确实提高萃取率,便能替环保尽一份力。


      台湾咖啡市场冲泡的趋势,一路从义式机、塞风壶(又称虹吸壶)转变到现在最流行的手冲咖啡,推测可能是手冲的准备与清洁相对简便且需要一定的技术性。因应这样的潮流,我近几年来教授手冲的课程占比也越来越高,因此本书探讨手冲的篇幅亦较多。实际上,要做出既能达成金杯准则,同时兼具风味平衡的手冲咖啡并不容易。除了撰写本书之外,我还趁着疫情期间潜心研究滤杯结构,最终开发出「超平衡滤杯」,可轻易达成高萃取率与均匀萃取。此一成就亦是我咖啡事业上的重要里程碑。


      而在手冲至关重要的冲泡关键「水流」上,观察各式手冲壶的结构设计之后,我整理出三种不同的水流力道,并进一步延伸出持壶时的掌控动作与全身姿势,一旦确实掌握要领,即便使用同一支手冲壶,亦能变化出三种类型的水流。上述这些发现,来自于我长年在感官分析上的积累,从细微的差异中持续探究,什么样的水流类型能强化咖啡香气?可增加口感表现的水流又是哪一种?经过多次试验后终于架构出独门实作系统。不光是手冲咖啡,包括塞风壶、聪明滤杯,甚至义式浓缩,书里皆有优于坊间做法,且符合金杯理论的独家密技。


      希望大家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收获。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