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现货 弱滋味:開瓶之後,葡萄酒的純粹回歸 13【水滴】林裕森
  • 现货 弱滋味:開瓶之後,葡萄酒的純粹回歸 13【水滴】林裕森

现货 弱滋味:開瓶之後,葡萄酒的純粹回歸 13【水滴】林裕森

¥93
-
+ 余量有限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活动日期
    2017-03-19 23:49 - 2017-04-18 23:49 截止
    数量有限,赶快抢购吧!
    20151118_1
    单笔订单 300 包邮(不包邮地区:西藏、新疆、台湾、香港、澳门、海外)
    現貨和非現貨拍成一單備齊發貨,想現貨先發貨需要補郵費!!

     

     

     2000

    弱滋味: 開瓶之後, 葡萄酒的純粹回歸

     

    作者  /  林裕森

    出版社 / 水滴文化

    出版日期 / 2013/06/27

    商品語言 / 中文/繁體

    裝訂 / 平裝

    內容簡介

    滄桑的歲月,轉折的人生 
    會釀成什麼樣的迷人滋味? 


    林裕森 大半青春都揮霍在葡萄酒裡 
        才發現酒中藏著無窮人生哲理 

    ―越頂級昂價就越美味? 
    ―滋味淡薄就無法耐久? 
    ―日常酒也有不平凡的美味價值? 
    ―隨意與懶散也能釀出珍釀? 


    ?睽違《開瓶》六年,台灣最具影響力葡萄酒作家――林裕森,集結五十餘篇別具見地的短篇,熟成再現。 

    ?犀利的文字風格、精闢獨到的見解,以及最貼近葡萄酒的距離,提供另一種親近╱對待╱喜愛葡萄酒的觀點與思考空間。 

    大半青春全都揮霍在葡萄酒裡了,林裕森才赫然發現二十多年來辛苦習來的釀酒真理並非永恆唯一。逼迫他更辛勤地在全球葡萄酒產區奔波遊走,探尋葡萄酒裡的新價值與味覺涼蔭。 

    許多人深信,唯有剛健強固的葡萄酒,才能經得起數十年的瓶中熟成,才能慢慢變化出迷人的陳年滋味。林裕森卻說,葡萄酒需要一點缺憾與不足,才能釀成平凡卻刻骨銘心的完滿滋味。香氣低弱,滋味淡薄,方能在杯中映出更多美麗的光影。 

    當越來越多葡萄酒走向顏色深黑赤濃、口感厚實艱澀,甚至因過度人為操控而失去生命與靈魂的此時,林裕森告訴我們,只需將葡萄酒當成佐餐飲料,回到真實日常,回到美味自身,在離我們最近的日常餐桌上,輕與淡自有價值,而大多數的稀世珍釀反成最笨拙,最該被遺忘的佐餐酒。 

    葡萄酒因為全球化而改變了,媒體結合釀酒師而成的主流風格主宰著今日的葡萄酒世界,葡萄酒的多樣性因而消失了嗎?林裕森有他的觀點:葡萄酒並不會因全球化而死,甚至可能因為更多不同價值與文化的加入,變得更加迷人。 

    六年前的《開瓶》,林裕森教我們以單純的初心,用感官逐一探索、細細感覺,每一支獨一無二的葡萄酒。六年後,在《弱滋味》裡,林裕森試圖拋開西方理性主義的古典葡萄酒審美觀,走入葡萄酒世界的邊陲之地,用更謙遜的姿態與更開放的心,提供另一種有別於主流價值的葡萄酒觀點。 

    這不是一本葡萄酒工具書,而是一本可以隨性閱讀、也可以認真思考的葡萄酒散文集。林裕森的文字是理性的,總是直入問題核心層層辯證,犀利又精闢;然而在字裡行間,卻能嗅得他對葡萄酒的深切情感,甚至,他的人生與葡萄酒之間彷彿有著一條隱然的連結線。在一瓶葡萄酒中,蘊藏著比任何書籍都還要更多的人生哲理,《弱滋味》為我們展開的思考空間,無限寬廣。 

    當我們熱烈追逐名莊名酒的光環,堅貞信仰媒體與酒評家的評分,或許,該是時候回歸我們愛上葡萄酒的純粹原點,並讓葡萄酒回到最原初、最根本、卻最常被遺忘的角色。 

    林裕森的序文最末這樣寫著:?我寫不出詩來,但偶而會在酒裡讀到幾分詩意,特別是在一些看似質樸簡約,滋味淡薄的葡萄酒裡。我總相信,沒有一分懶散、沒有留一點空白,飄著薄霧,可以凝視終日的遠山風景永遠不會顯現。?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裕森
    以葡萄酒為專業的自由作家。巴黎第十大學葡萄酒經濟與管理碩士、法國葡萄酒大學侍酒師文憑、東海大學哲學系。 
    原本念的是哲學,卻一頭栽進葡萄酒的世界裡,林裕森自況為「逐美酒佳餚而居」的「游牧型」作家,在地球上遷徙流蕩,四處探尋那些在人與土地的交會之下,經過時間的沉積才淬鍊而成的難得美味。

    本書目錄

    序:自然的味道--酒中的幽幽涼蔭

    壹 弱滋味
    大半的青春全都揮霍在葡萄酒裡 了,才赫然發現辛苦習來的釀酒真理並非永恆唯一。需要一點缺憾與不足才能醞釀成平凡卻刻骨銘心的完滿滋味。香氣低弱,滋味淡薄,方能在杯中映出更多美麗的 光影。到處都是巍然聳立的神殿,如何才能在越來越擁擠的葡萄酒世界裡,換回一座樹林和一方涼蔭?
    弱滋味
    貼身的私密滋味
    滄桑歲月的滋味
    罰站的滋味
    解密的滋味
    階級的滋味
    空靈的滋味
    持久的壞年份
    偏見的滋味
    微生物的滋味
    懶人的滋味
    高密度之味
    青春期的滋味
    釀壞的葡萄酒與自然天成的美味
    原根的滋味

    貳 輕價值
    只 需將葡萄酒當成佐餐飲料,讓它回到真實日常,回到美味自身,所有因著分級與聲望所建立起的精英品味與價格操弄,便要瞬時瓦解,逆反。就像大部分高級訂製服 都只適合收藏在衣櫥深處,在離我們最近的日常餐桌上,輕與淡自有價值,而大部分的稀世珍釀反成最笨拙,最該被遺忘的佐餐酒。
    適合家中常備的葡萄酒
    無需等待的陳年滋味
    喝Semillon一杯如讀舒國治散文一帖
    有點甜的通俗劇
    喝白酒,度小月
    薄酒來,不平凡的日常紅酒
    紅加白
    侍酒師的價值
    二八.四八的省思
    人生的滋味
    夏多內的減重風
    價格與價值
    當侍酒師變成釀酒師

    私觀點
    人智學與科學,純釀與混調,單飲與佐餐,或甚至只是軟木塞與金屬蓋這些在葡萄酒裡看似彼此對反、相衝突的物與事,全都跟新舊世界之間的流動、全球化與在地化的不可分離一樣,糾纏攪繞著傳統與創新的解構滋味。
    葡萄酒的世界,世界的葡萄酒
    時間的價值
    混調與單一,歷史地理學的美味文本
    品嘗的主觀與客觀
    風生水起好酒來
    舊世界的新創造力
    地方風味與澳洲精神
    氣象報告與桶邊試飲
    白酒也要換瓶醒酒嗎?
    黑色的白酒
    雙腳踩踏出的美妙滋味
    陳年滋味中的年輕夢想
    萬紫千紅
    關於封瓶
    餐桌上的葡萄酒中心論

    肆 飲酒小物
    即使不可飲,幾個繞著葡萄酒的配件,或如紙鎮、菸灰缸、杯墊和皮囊這些看似不相干且微不足道的小物,卻像是一張隨手散記的購物清單,暗暗藏隱著遠方與過往的行旅記憶,或者,也像是在自己的肚臍眼裡,拼湊出一小片葡萄酒的玩樂圖。
    布根地玫瑰
    無用的葡萄酒試酒碟
    有口皆杯的波隆酒壺
    老酒的開瓶器
    玻璃紙鎮與無法密封的橡木桶塞
    波爾多的副產品?可露利
    垃圾堆裡的寶藏?香檳金屬封蓋
    旅行者的酒瓶?羊皮酒囊
    葡萄酒的時光機
    請把醒酒瓶傳回來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