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漸漸忘了我:關於失智症患者正確的知識,以及體貼的陪伴方式
認知症の人を理解したいと思ったとき読む本
详细资料
作者:內門大丈
出版社:書泉
出版日期:2020/11/28
语言:繁体中文
ISBN:9789864512010
规格:平裝/96頁/14.8x21x1cm/普通級/雙色印刷/初版
内容简介
從消除對失智症的先入為主的觀念著手
因「家人的對待方式」,可以100%改變
是不是覺得,只要罹患失智症就會變得
「會到處徘徊、變得暴力」
「完全不懂」
「什麼都不會」
即使罹患了失智症,
對往事還是有記憶,也可以理解他人的心情。
只要將環境整備好,並得到適當援助的話,
不僅會做的事情會變多,也可以心平氣和地過著社交生活。
知道與不知道天壤之別
與失智症者一起生活,不可不知道的事情
目录
前言
Part 1 接受本人的困惑與焦慮
初期症狀的背景
反覆地忘東忘西,因周圍的人之指責而陷入混亂與不安
核心症狀與周邊症狀①
因忘記或不知道而影響生活
核心症狀與周邊症狀②
看似不可理喻行為的背後,其實都有其當下的原因
腦部狀況
因某種原因,導致腦神經細胞受損,認知功能下降
長者之身心
隨著年齡之增長,無能為力的事會增加,隨之壓力與不安也容易增加
發現罹患失智症①
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人,有人會察覺,也有人沒感覺
發現罹患失智症②
由於強烈的不安感以及對失智症之偏見,許多人無法接受諮詢
Doctor's VOICE
透過胃瘻(胃造口)的延壽手術,對家人也是有所幫助
Part 2了解本人與家屬之間認知上的差距
症狀與個性
有些人原本的個性會影響失智症,而有些人則不會影響
傷人的一句話
「我剛不是說了嗎!」「又犯錯了!」這些都會變成不好印象保存下來
傷人的應對方式
不要當失智症者為無用之人。 被剝奪決策權、或被視為異類,都讓他們覺得痛苦
傷人的行為
被檢測會不會這件事,會讓他們自尊心受損
二次發生的周邊症狀
一旦連續失敗,又被否定的話,周邊症狀即會惡化
本人的自覺
伴隨著否定負面的心情,容易失去掌握自己的能力
本人的世界
不管是幻覺或妄想也好,對本人而言都是事實。 他們與周圍人所看到的世界不同
對認知功能的理解方式
不要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壞事」
被家人所要求的事
將之前視為「理所當然」會做的事,再做個重新設定。弄清楚本人現在可以做什麼樣的事
Doctor's VOICE
關係原本不好的女兒成為照護者。對媽媽的看法改變了
Part 3認同目前的狀況、填補欠缺的功能
被告知後的心情
積極向前、消極後退、否認事實等的心情五味雜陳
令人滿意的環境
「忘記也沒關係」如果可以有這份安心感的話,症狀通常會緩解
令人滿意的關係
如果在一起的夥伴可以不感到驚訝或厭煩的話,就可以保持的狀況
協助的方法
與其他障礙相同,協助那些讓他們感到不便之點
消除不安的照護方式以及訣竅
提早行動、減少不安,讓生活過得更輕鬆
基本的態度
認同自己也只是個人,真摯地聆聽、攀談
促使就診的方法
本身排斥就診的人,可以試著用健康檢查來同時進行
失智症的檢查
即使是被判定為失智症,但並非100%正確
發病的原因
失智症為呈現在外的症狀,但會成為病因的症狀卻是千奇百樣
告知當事者
告知的時間點很重要。 先與醫生建立起信賴關係後再告知
治療與病情的發展
有別以往。藉由藥物、回想法,以及運動減療法來減緩功能的退化速度
藥物處方
對於某些個案非常有用。不要錯過黃金時間、開始服藥
Doctor's VOICE
有些人一聽到古老的故事和童年的事,就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學習和感動
Part 4 不逼迫、也不被逼迫,好好陪伴失智症患者
失智症與末期照護
以臨終(末期)照護的角度來照護失智症末期患者的思考模式非常重要
失智症照護的觀點
即使罹患了失智症,人生還是持續下去, 思考如何陪伴到最後
失智症相關知識
不僅是家人,希望親戚和鄰居也必須具備失智症的相關知識
關鍵人物存在的必要性
決定誰是照護中心的關鍵人物,並留意不要讓此人孤立無援
照護的體制
向周圍公開,比較可以減輕照護者的負擔
若是獨居的話
盡可能多數人協助。也可以考慮利用設施
照護計劃
思考未來五年的狀況、珍惜目前的每一天
蒐訊
在照護者聚集的場所、互相傾吐以及交換資訊
壓力管理
照護者也要正視自己的壓力,並先準備好諮詢的地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