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葉麗萍 《大海上的反派媽媽:從飄泊到就陸,逆風前行的自學教養記》 [聯合]
  • 葉麗萍 《大海上的反派媽媽:從飄泊到就陸,逆風前行的自學教養記》 [聯合]
  • 葉麗萍 《大海上的反派媽媽:從飄泊到就陸,逆風前行的自學教養記》 [聯合]
  • 葉麗萍 《大海上的反派媽媽:從飄泊到就陸,逆風前行的自學教養記》 [聯合]
  • 葉麗萍 《大海上的反派媽媽:從飄泊到就陸,逆風前行的自學教養記》 [聯合]

葉麗萍 《大海上的反派媽媽:從飄泊到就陸,逆風前行的自學教養記》 [聯合]

¥77
-
+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大海上的反派媽媽:從飄泊到就陸,逆風前行的自學教養記


    詳細資料

    ISBN:9789863232254
    叢書系列:繽紛系列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親子教養> 生活教養
    作者: 葉麗萍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17/07/3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繼《Guten Tag!你好,我家住在大海上!》,台德三口之家最新力作!
    跟著爸媽航海8年的小女孩江悅彤,如何透過「自學」與學校課程接軌?
    離海就陸後10歲首度上學全拿A,更通曉中、英、德、法、西五國語言!

    ★顛覆溺愛孩子的教養思維,勇於當孩子的反派媽媽

    劇烈爭吵後,悅彤哭訴著媽媽不愛她。

    「那妳覺得到底愛是什麼?」

    「我覺得……愛是一種會讓人心痛的感覺。媽媽……妳知道嗎?每次妳生我的氣,我的心都會痛……」

    「對我來說,愛是去選擇做正確的事。如果一件事會對妳的將來有幫助,就算現在會讓妳受傷、心痛,我還是會去做。」

    萬萬不可在孩子覺得太辛苦時,允許他放棄。從被人質疑的三語並進教學,到現在悅彤能夠說著流利的五國語言──滴水穿石的練習法,以及適時當孩子成長路上的反派角色,是自學教養的關鍵!

    .學習,是自發的;智識,絕沒有分什麼老師有教沒教!

    .悅彤若遺失了寶貝,首先是我們往來不同國家,想重新買也買不到;再者,就算買得到,我也絕不用金錢去彌補她的大意。

    ★航遊世界一圈的「船上童年」──父母就是老師,沙洲就是孩子國

    「父母只要願意,絕對能比老師做得好:沒有專業訓練,但只要有完善的教材,就能一步步帶領孩子進步。」8年的航海生活裡,沒有老師、沒有學校,父母只能自己教。在船上的歲月,沒有特殊安排的日子就有固定的Calvert課程。有了多年自學教養經驗的她發現,自學和去學校相比,幾乎面面完勝。

    孩子不需要寫什麼背什麼,大多開心地做實驗並以圖畫記錄結果,或許最後只教她一個句子寫結論。就這樣,一步步到了小學三年級,悅彤開始讀起文字書。沒有任何一個單字是用背的,日記也寫得頭頭是道。

    .在我們家,孩子可以質疑每一件事。我深信,道理總是愈辯愈明。

    .成績≠成就。但是,放棄學習=放棄成就。我不希望她在求學時期贏得所有戰役,卻輸掉她整場人生的戰爭。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葉麗萍

    1970年生,1992年畢業於台大財金系,同年和德國人江浩哲(Holger Jacobsen)成婚,兩人共同在台北經營語文補習班。
    1994年到1995年曾和丈夫兩人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1999年曾為閣樓封面女郎。
    2003年女兒江悅彤(Aurora Ulani Jacobsen)出生。
    2005年到2013年駕帆船航遊世界一圈後,現定居德國。
     
    目錄

    作者序

    Chapter 1幼教──滴水穿石

    ◎和孩子訂定學習的約會│完全或部分在家自學
    教育從出生開始
    海上的自學生活
    父母只要願意,絕對能比老師做得好
    用「聆聽」創造出良好的雙向溝通管道
    培養孩子自發學習
    *悅彤說故事

    ◎從不背誦的幼教│從認識字母到拼寫字句
    跳脫背誦的英語教學
    *悅彤習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其他漂洋過海的孩子們
    學習與複習盡量不中斷
    快樂&學習並進的教育

    Chapter 2語言能力&獨立思考

    ◎用陪伴創造多語言學習環境

    ◎從「為什麼」出發的獨立思考
    *悅彤說故事:真相(七歲半塗鴉)
    羊媽比虎媽更可怕
    走出「好好讀書」的象牙塔,學習觀察和傾聽
    *悅彤媽媽日記

    Chapter 3成績與才藝

    ◎好成績等於快樂?被貼上成功標籤的分數迷思
    *悅彤媽媽日記
    態度是不被容許的過失
    什麼才是適當的讚美
    人生的大方向比成績更需要指引

    ◎貪多嚼不爛│進度v.s.理解
    學校沒教?培養孩子自發學習
    自發學習的成效
    *悅彤媽媽日記

    Chapter 4德國的校園生活

    ◎家庭作業是誰的責任?
    要在書桌前坐多久才算夠?

    ◎同儕的力量
    悅彤媽媽日記

    ◎如何去蕪存菁,別讓孩子輸在終點線
    西方的自主學習V.S. 東方的勤奮練習
    適才適性的教育原則
    永遠不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

    Chapter 5課外活動

    ◎只要努力就能獲得讚揚
    *悅彤媽媽日記
    尊重學生,每個人都有表現機會
    德國學校的午後免費課程
    不被拋棄的問題學生

    ◎平凡生活裡的新挑戰,踏上露營車之旅
    把惡夢量化,找回生活的勇氣
    常軌生活的反撲
    人生的選擇沒有正確答案
    「媽媽,chillax!」

    Chapter 6大環境對教育的影響

    ◎現代孟母──我該為女兒選哪一個國家
    德國的經濟困境
    人生價值觀的追求

    Chapter 7從家庭開始的生活教育

    ◎放手比呵護更困難
    當個勇於堅持原則的父母
    媽寶房客帶來的反思
    勇於放手,讓孩子獨力飛上高空
    *悅彤媽媽日記

    ◎同理心教育,提醒孩子換個角度想
    笑容&禮節是人生的助力
    省思的機會:24小時不幫孩子做任何事

    ◎對抗疏懶大作戰
    不用金錢彌補孩子的大意
    謝絕拖拖拉拉

    ◎金錢的價值──想要 (wants) 和需要 (needs)
    物欲無法促進勤勉或提供滿足
    情商與財商的訓練

    Chapter 8一路相伴,隨時關心與調整

    ◎想給孩子最好的?求人不如求己
    父母是引領孩子最合適的人選

    ◎全人教育,從照顧自己學起
    父母不問回報的付出,不該成為孩子的枷鎖
    學習承擔成長路上的痛苦
    性教育

    ◎父母的無私付出,成就了生命部分意義
    是季節也似人生
    看更多
     

    作者序                                                                                 

    2005年11月,新店山區的秋風剛吹起,不滿2歲的悅彤,在社區遊樂場跌跌撞撞東奔西跑。回到家,她會挽著比她還重的肥貓,走動時,貓咪的肥肚和後肢都拖著地板,有時她也聽兒歌唱唱跳跳自得其樂。浩哲和我打包著最後的行李,還有要寄放在媽媽家的箱子。我環顧這個幾乎已清空的家、下個月就要租給別人的公寓,悅彤將不會在這裡長大,她會忘記社區遊樂場、忘記肥貓,這些畫面都只會在我的腦海定格,因為,我們已決定把家搬到大海上。

    11月22日,從飛機、渡輪到計程車,我們拖著140公斤的行李,推著娃娃車,搬到了停泊在加勒比海的雙體船──浩哲把新家命名為「Dharma Bum III」。我們的目標是,航遊世界。雖然心中還有不少疑慮,但萬里長征,也是從踏出第一步開始。菜鳥水手加上新手父母,修船過程中,浩哲咆哮了無數次,他揮汗如雨、滿身油汙;我蓬首垢面、火氣沖天;悅彤一貫地摸索嘗試,直到弄壞船上價值不菲的儀器……

    然後,三個人相伴著逐漸成長。(這段環球之旅的經歷,請詳見《Guten Tag!我家住在大海上》)

    2012年10月1日清晨,GPS在航海圖上,畫下了第二道軌跡──在以船為家7年後,Dharma Bum III船過無痕地在地球上漂蕩了一圈,回到了已經航行過的海域。

    不過7年8個月的航遊生涯,在我們三人身上,刻畫了永不磨滅的痕跡。我們從菜鳥水手進步到處變不驚;至於在大海上度過童年、在家自學、去過26個國家的悅彤,學習到的也不僅只是課本上的知識,以及中、英、德文的聽說讀寫能力。
                                                                                                                                              
    賣船時,我們不知道該定居在台灣還是德國,掙扎了許久,最後德國以教育環境取勝。為了她能擁有足夠的空閒時間,我們放棄了熟悉的台灣,熟知的創業模式與法令,決定設法在德國安身立命。2013年7月29日搬到陸地時,悅彤九歲半,入學上四年級;我們則開設了網購零售公司賣陶藝品。不過僅僅兩年後,就發現利潤敵不過老闆身分三級跳的健保費,可是這時孩子已開心地融入德國學校生活,若是回台灣,她將銜接六下,只有半年時間讓她追趕國中緊湊的課程。於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再次為我們的人生做了決定。

    當年,如果能夠送孩子去上學,自學根本不會出現在我的雷達範圍,但是入學和航遊世界,是不可能一同實現的目標。

    如今有了多年自學經驗後,我卻發現,自學跟去學校上學相比,幾乎面面完勝。

    自學尤其適合特殊的孩子。像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天賦,在自學環境中,就極有可能開花結果。天資特別高、或者天資偏向某一方面的孩子,其實也都不適合每個學科齊頭並進的傳統教學法。至於東亞的學校,更是會用強迫背誦與重重考試,早早扼殺了他們的潛能。最後,談到所謂資質「差」的孩子,父母更該保護他們不受學校傷害,讓他們背那麼多考那麼差浪費那麼多年,不如早點放棄試圖訓練他們成為學者或教授的學校教育。

    說到這裡,有人不免會問:那你們為什麼還讓悅彤去上學?

    因為,悅彤是個特別適合學校的孩子。對她而言,學校是她揮灑的舞台,在她表現優異時,學校才能提供足夠的觀眾與掌聲。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沒有選擇讓她回台灣面對背誦與考試。

    但是,特別適合學校的,也極有可能是天分不夠突出、各種學科平均發展的孩子。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自學計畫從未中斷,只是改成了部分自學而已。我把自己不會的部分交給了專業教師,她學著中提琴、西語、法語,練著合唱團。而在家自學的重點目標,也隨著我個人心智的成長,拓展到了智育之外的層面。

    定居陸地後,生活巨變,突然能每天上網,而且擁有了智慧型手機,網路提供我無數的自學資源。不過,在閱讀親子教養文章時,我有時卻會驚覺:天哪,這件事我之前一直做錯了!這種感覺很難形容,是悔恨、無奈,可是又感到的確盡力了。後來我自我安慰,父母不可能在生了孩子之後,一夜之間超凡入聖,對於教育兒女的方式,也只能盼望知錯能改;至於覆水難收的過往,也只能盼望孩子有彈性,不至於因為我某些事情處理失當,就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我不是教養專家,而是一路磕磕絆絆學習著的媽媽。曾經看過一句話:父母的年齡和孩子相當,因為孩子多少歲,你就當了多少年的父母。因此作為母親,我才13歲呢!資歷還淺,請多多指教。
    看更多


    內容連載

    和孩子訂定學習的約會│完全或部分在家自學

    直到當了媽媽多年之後,我才逐漸體會到:父母,的的確確是世界上最艱鉅的職位──從食衣住行到教育,沒有一項是不需掙扎吵鬧的。教育層面廣泛深遠,智育反倒是相對容易的一環。

    氣到跳腳時我懷疑自己:究竟是哪種失心瘋,讓我當年選擇了生孩子?不過,多年來她賜予我的欣喜與歡笑,亦是數說不盡的……

    坐月子時,我把電視遙控器按了又按,發現盡是些購物推銷,或是那種在比基尼女孩胸罩內放個記震器,濃妝女孩們跳個不停,計算胸震次數來排名的節目。當時的眼力無法看書太久,連最愛的小說都被剝奪了……分天做完了補習班的帳,反覆聆聽德、中、英文兒歌,邊輕搖著還不會互動的悅彤小寶寶,才到了第三週,我就快被逼瘋再也忍不住,央求浩哲帶我們上班。於是,悅彤可說是不足月就開始上課的呢!

    悅彤8、9個月大時的某日,我帶著學生反覆唸單字,每當她聽見無聲子音p, t, ks等,便噗哧笑出聲,屢試不爽,持續了一個晚上,第二天逗她就不靈了。

    1歲1個月,洗完澡我把她放在大床上,打開了房間的燈,她指著天花板的燈,字正腔圓地說著:「燈!」終於不是牙牙學語胡亂猜測的聲音了。

    不過,這距離學會3種語言還很遙遠。高速公路上看著川流的車,幼兒椅座上,她牙牙學著爸爸的德文歡叫著「Auda」,無論糾正幾次是「Auto」都沒用,發育不全的喉嚨還發不出來。中文音也是亂的。

    每天我念著圖畫書給她聽,逐漸,1歲10個月的她雖不理解,卻能覆誦書中的語句,每每我故意停頓,待她等不及了,便會鸚鵡學舌般繼續把故事講完。後來她2、3歲後,還會抱怨我沒唸完……手指到哪,我就得唸到哪,她看不懂卻對圖有印象,亂念的話她會生氣不依。此外,她還會嚴正要求不准疏漏,連ISBN都不放過。

    聽了無數歌謠,她也能熟記歌詞唱歌跳舞──當然,這離學會3個語言仍是遙遙無期。

    1歲11個月,我們搬上了帆船。打包行李時,我塞了補習班用的ABC課本,準備為幼教之旅翻開新的一頁。

    教育從出生開始

    我曾以為只要父母堅持原則便很容易,但始料未及的是,日復一日,分分秒秒,意志力都在被蠶食著。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