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
商品详情
  • 现货 原研哉《欲望的教育: 美意識創造未來》 雄獅

现货 原研哉《欲望的教育: 美意識創造未來》 雄獅

¥105
-
+ 余量有限
  • 商品详情
  • 基本信息
  • 用户评论0
  • 用户咨询0
  • 活动日期
    2017-03-19 23:49 - 2017-04-18 23:49 截止
    数量有限,赶快抢购吧!
    20151118_1
    单笔订单 300 包邮(不包邮地区:西藏、新疆、台湾、香港、澳门、海外)
    現貨和非現貨拍成一單備齊發貨,想現貨先發貨需要補郵費!!

     

    欲望的教育: 美意識創造未來
    日本のデザイン: 美意識がつくる未来

     

    作者  /  原研哉 Kenya Hara

    譯者  /  李柏黎

    出版社 /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2013/11/28

    商品語言 / 中文/繁體

    裝訂 / 精裝

    ISBN 13 /9789574741373 
    ISBN 10 /9574741370 
    EAN /9789574741373

    頁數  256
    尺寸  21X14.7CM
    開數  菊16K
    裝訂  精裝
    級別  
    語言  中文/繁體

    內容簡介

    本書是《設計中的設計》之姊妹作。prefix = "o"

     

    前書闡述了原研哉對設計的全般思考,是為「理論篇」;

    本書則含括其近年的設計活動足跡,是為「實踐篇」。  

     

     

     

    本書詳述日本國際級設計大師原研哉將設計理念付諸實踐的各種過程與軌跡。他透過設計,為日本的汽車業、觀光業、紡織業、都市住宅規劃等擘劃清楚的方向,並透過自身的美意識將「未來」前景訴說得淺顯易懂與充滿設計美感。

     

    作者認為所謂設計就是「欲望的教育」,因無論商品或所處的環境,都是以人類欲望為土壤所長成的收成之物。倘若期待創造優良的商品或環境,首先需要肥沃的土壤,因此必須提昇人們的「欲望」水平,才會擁有美好的未來。而「設計」便擁有影響上述欲望底蘊的能力。作者並於書中連結日本文化背景,思考如何以日本特有的傳統文化、美意識為資源,將「價值」輸出到世界各國?透過繁體中文版的發行,將其傳達給臺灣讀者理解日本的境況並藉此思索臺灣自身。

     

    出版於2003年的《設計中的設計》一書(繁體中文版2005年出版),是原研哉的代表出版品。他在本書的序文中提到《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是《設計中的設計》的姊妹之作。前書他論述了自身對於設計的全面性思考,所以可以稱之為「理論篇」;本書則詳述了從過去到未來的一連串設計活動軌跡,所以可視為「實踐篇」。

     

    因此,我們可在本書中領略作者與日本汽車業、紡織業的精英們共同思考所擘畫出的產業遠景;也可一探作者對於觀光業發展的具體做法(近年來已成為藝術愛好者心目中的朝聖地「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其視覺設計規劃即出自作者手筆);作者甚至教導我們如何在地狹人稠的城市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家園。

     

    本書兼具理論與實際,是原研哉的最新著作,不只是藝術相關工作者或愛好者不容錯過,關心國家行政規劃、產業前景擘畫的朋友們亦可一讀。

     

    作者介紹

    作者

    原研哉1958年生於日本岡山縣。

     

    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日本設計委員會理事長、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副會長。本職為平面設計師,曾獲得講談社出版文化賞、原弘賞、龜倉雄策賞等獎項的肯定。

     

    近年來其活躍領域已然跨越單純的平面設計,舉凡展場規劃設計、商品包裝設計、企業形象塑造等,皆能見其活躍的身影。而除了「物品」的設計之外,也重視「事件」的設計,因此策劃了許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展覽。例如,2000年策劃的「RE-DESIGN-日常的21世紀」展之中,從「日常」的視點切入,為設計提供了一個全新且令人驚艷的角度。從2002年開始,開始擔任無印良品的顧問委員會委員並藝術總監,其所製作的廣告行銷案獲得了2003年度東京ADC大賞。2004年,在「HAPTIC-五感的覺醒」特展中擔任總策劃,強調在人類的感性中潛藏著巨大的設計資源。

     

    此外,長野冬季奧運的開閉幕大會手冊,以及2005年愛知萬國博覽會的官方海報亦是出自其手筆,設計中往往表現出深刻的日本傳統文化。2007年以及2009年在巴黎、米蘭、東京策劃了「TOKYO FIBERSENSEWARE」展;並於2008年至2009年於巴黎與倫敦的科學博物館舉辦「JAPAN CAR」展。2011年以北京為起點,巡迴中國舉辦了「DESIGNING DESIGN 原研哉2011中國展」,將其活動觸角擴及至亞洲。

     

    目前,專注於將日本產業界的潛在力提升至世界舞台高度的相關大型企劃—「HOUSE VISION」。而其《設計中的設計》以及《白》等著作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且暢銷多年。最新著作為《日本的設計》(岩波書店、2011年;繁體中文版書名定為《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由雄獅美術獨家出版)。

     

    譯者

    李柏黎,1974年出生。日本同志社大學美學與藝術學科畢業、京都大學美術史碩士。現為雄獅美術主編。著有《遺民?深情?劉錦堂》(雄獅美術,2009),譯有《原研哉的設計》(雄獅美術,2009)。

     

    本書目錄

    繁體中文版序

    作者介紹

    出版序──原研哉教我們的事

    序─美意識乃是資源

     

    第一章  移動──設計的平台

    1-1面對飽和的世界

    1-2JAPAN CAR」展

    1-3對於移動的欲望與未來

     

    第二章  簡(Simple)與空(Empty)──美意識的譜系

    2-1柳宗理的茶壺

    2-2簡約是何時誕生的

    2-3所謂「空」的豐富

    2-4阿彌眾與設計

     

    第三章  家──住的洗練

    3-1生活的型態

    3-2打造家園的智慧

    3-3所謂「無」的豐富

    3-4輸出日本的家

     

    第四章  觀光──文化的基因

    4-1日本的視點

    4-2複眼的視點

    4-3思考關於亞洲式的度假村

    4-4國家公園

    4-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第五章   未來的素材—─「事件」的設計

    5-1觸發創意的媒介

    5-2時尚與纖維

    5-3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創造

    5-4在異國探索日本的未來

     

    第六章   成長點─未來社會的設計

    6-1東日本大地震之後

    6-2成人的原則

    6-3從北京眺望

     

    後記

    圖片出處一覽

    注釋參考書目

     

首页 商品分类 购物车 收藏 订单 会员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